镌刻了徽州文脉的500年明仕府邸,经主人郁建明之手,与当代生活范式相会,蜕变成今日的文郁堂。
传统水墨出身的艺术家许振,历经求索,以古为新,以一抹青色的极致,书写东方美的气格。
大千世界,或有纷繁。于尘嚣之外,文郁堂愿守护那珍贵的、艺术的精神。
冬往春至之际,既下山·文郁堂再度迎来艺术的到访。
受文郁堂之邀,中国知名水墨画家许振作品展《郁郁青青》于2024年1月20日启幕。艺术家近期创作的二十余幅作品将串联于文郁堂画廊、废墟咖啡与酒店公共区域。这是继《弘一法师作品展》后,既下山·文郁堂的又一场雅集。
许振的水墨,是对既下山·文郁堂精神的艺术解读。艺术家回归徽州故土,亦是新春时节的身与心的归乡:过往的体悟、当下的灵感,水韵归堂——我们愿为于新春到访文郁堂的友达,带来视界与识界的寄养。
许振,安徽人,生于淮北,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在许振四十余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黄山这方风土的文化特质与视觉记忆,成为他抹不去的乡音。
“黄山完成了我对山水画的基本绘画元素的一个成立的过程,是黄山让我完成了从传统山水画谱向自然过渡。”
「文郁堂」画廊主展厅
初看许振的水墨作品,不论是灵巧的扇面抑或待人顾盼的条屏,它们不引人注目,却令人难忘——好似徽州清晨、那浸染村落与远山的云烟水色。
或许,这一抹不可言说、无形无虚的水色指引着中国美学走向了气韵的无限探索。
《郁郁青青》既下山·文郁堂展览现场
传统国画出身的许振,在其独立创作早期,深受彼时“85美术新潮”的影响,广泛吸纳后现代主义的符号语言与表现主义酣畅而浓郁色彩,用当代艺术的形与色解放传统中国绘画。
1994年,许振在中国美术的殿堂——中国美术馆呈现个展《存在与希望》,于艺术界与大众视野中激起不小的关注。在今天许振看来,那一阶段的创作是一种行动的潜意识。
“我不想待在原地,想出去走走,但终点并不明确。要知道即便终点明确了,并不等于终点已经存在。”
千禧年的到来,中国迎来了消费主义的盛世与当代艺术的商业狂欢。许振却在喧嚣的盛筵中转身,将笔墨献给古代文仕的精神继承。
技术的进步带来物的丰沛与世界的链接,早先涌入中国的西方哲学思潮与美术风格,也往往停留在“术”的层面被创作者挪用。
许振回归中国美学与绘画的历史,在历史中寻找那些被遗忘的、忽视的、被规训掉的精神。
今天,美术界对许振冠以“新黄山画派”的称谓,大抵与他“古韵弹墨”与“遇化黄山”的创作有关。或许,黄山的山水是自有灵性的,蜚声艺坛的许振谦卑地师法古人,在日复一日笔墨修行中,水色的精神无期而至。
1994年《存在与希望》展览现场
许振于黄山写生
“古韵弹墨”系列
以古为师,致敬先贤。在这一探索中,许振找寻“以古为新”的创作范式。
化黄山”系列
在青花造访前,墨色已现水韵。
当我们面对“水韵青花”的作品,很容易进入一种心流的、冥想式的体验。故此,较之关于“形”的欣赏式“观看”,眼随心动、因“意”而生的“观想”,或许是与许振的青色产生链接与共振的方式。
极简的青色,构成了一个动态而静止的凝视点:视觉的专注带来心性的安宁,安住于这份安宁,让它带领我们抵达那些庇佑我们精神的乌托邦:
你看到的黄山是山岚丹泉的流动,还是蔡国强的焰火;是被这水色波涛冲击的玲珑湖石,还是那记忆中、童年对一片云朵无忧无虑的仰望。
许振的画,描绘是超越“观念”的“精神”,它是东方的,也是西方的——在青色间,那些被定义的观念与范式的桎梏消融,一切回到原生的静流,并在这份静流中生长。
《水韵青花020-你我他》纸本水墨 38*68cm
《水韵青花004》纸本水墨 35*138cm
《水韵青花028》纸本水墨 40x40cm
《水韵青花022》纸本水墨 31*124cm
《水韵青花017-神庙系列》纸本水墨 31*124cm
此次展览,是既下山·文郁堂与艺术家许振的二度携手。在文郁堂筹建期,文郁堂主人郁建明曾特邀艺术家为废墟咖啡创作《流光溢彩》,以更为当代的媒材挥洒超然物外的快意,融入设计师王灏所构建的当代徽州空间范本之中。
此次《郁郁青青》展览,亦将作品渗入文郁堂与废墟咖啡的不同空间语境之中:于文郁堂·画廊,观者可领略许振水韵青花系列在不同创作时期的气韵的蝶变。
而在原新安中医世家的明代官厅中,三幅当代水墨成为文脉遗产新的守护者。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剧场——废墟咖啡中的展览部分,我们将领略艺术家更为先锋的作品:即兴的、颠覆的、引人深思的。
披上水韵青花新颜的文郁堂
“家在心安处”——知名设计师、教育者伊尔莎·克劳福德 (Ilse Crawford)的话,或许是文郁堂此次与许振携手的另一份期盼。
愿每一位抵达文郁堂的故友新朋,能在艺术家的一抹青色中安住,在徽州这方存留着东方之美的精神故乡,静待冬去春至——那时,一切都是郁郁青青的模样。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