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资讯 > 正文
中国写意画之筑基精神|李剑专访 2024.05
2024-06-12 15:29    网络
0

  中国写意画之筑基精神李剑民族复兴的美术力量

  李剑,字若水,号潜夫 。1976年生,现为湖北省国画院创研部主任、艺委会委员、专业画家,中囯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湖北书画院院士,2019年入选文旅部全国画院中青年创作骨干班,入选2020年度湖北省美术创作重点扶持工程。

  主要展览:

  2005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首届中国写意画大展》获优秀奖;

  2005年参加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黎昌第三届青年中国画展》获优秀奖;

  2007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2007中国画年展》;

  2007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黎昌第五届青年中国画展》获铜奖;

  2007年参加湖北省美协主办"第八届艺节"《庆湖北美术家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8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和谐家园全国工笔画展》;

  2008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

  2008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第五届西部大地情画展》;

  2009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5.12汶川地震全国画展》获优秀奖;

  2010年获湖北省第十四届“楚天群星奖”美术优秀奖;

  2010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翰墨流芳十六届亚运会全国画展》获优秀奖;

  2014年參加《十二届美术作品展湖北省展》获铜奖;

  《心画散记》

  天之无尽,地亦无极,盈虚指寸,逝者如斯,画者当立天地一心也。《荀子·解蔽》记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王阳明先生亦曾言“心外无物”,欲穷宇宙之奥,须探内心良知!方今,目极天地外,思犹云端存,嚣尘多浮躁,时人皆纷扰;为文急功,为艺近利;急功扰其聪,近利蔽其明。实心为物所碍,而世间大美皆缘心底清光。于为艺者言,当有清逸之格、清净之心;格存清逸,不觉五蕴空灵,心无浊念,始得千般自在。笔墨乘心,人境俱清,当性灵摇曳之时,艺术生命便显姿态万千。

  中国画道千变万化,不求于形,而存于心。陆九渊亦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山林飞鸟、孤石溪泉、宇宙万物皆藏造化之理,画者游物乘心谛视熟察,慧眼体物、慧心悟事,方使客与主融,化生心画,心画包万象,非万象本身。心画之妙以心为旨,心能内观。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一点心光藏灵明,方悟真艺不二法。此心画学之精髓也!心画之法难于外借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心画三法,入境、入神、入梦。入境忘空间,入神忘时间,入梦忘我也!心画有三性,感性、理性、悟性。而悟性为至境,只有体会悟之思才通艺之大道,进入艺术自由之境。而学艺之道不是知,亦不是懂而是通,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而世间人皆有心灵之画,从艺者当从蒙养生活中体悟,而此中妙难于言说也。

  《呦呦鹿鸣》 220x180cm

  宇宙之浩渺,若人心深不可测也。人之心具无限之潜能,其小无内,芥纳须弥;其大无外,尘埃一粒。故己志当坚,笃行善道,掘井及泉,则天道酬勤。若荒嬉堕落,随波逐流,则年与时弛,意随风去,秋冬一过,遂成枯落。故阅书明理,照见心性;秋窗虚朗,丹青明志。窗外车马喧嚣,居避人潮,静心以闲读,不失为人生真趣。正所谓: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具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再者,兴之所至可登山;情之所至可抚琴;思之所至可读书;意之所至可挥毫;心之所至生欢喜;有此与天地、古人、自心会之闲情者,实养心妙境也。

  夫观中国画,大川于前,高山仰止。千秋盛枝,赖吾辈承传,志于艺道者,当反以观古复以知今,坐此良机,自不待言。凡夫取象,道人取境。意象表意境内也。惟取法有道,于前哲名家中,探得个中神妙。摄传统为血液,触类旁通,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法,不可被法束,应法外求法,汇聚逸气于灵台毫端,集其大成。庄子在《天道》篇说:“万物不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静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以水鉴心,以虚静空明的心去观照自然,澄怀以观物,体会到至美至乐。治艺之道不可急功近利,与其随人后,不如探己路。己路虽艰,必要深养学问,修身养性,求得心静,静能生悟,悟得形后之意,方能理解中国画艺术背后之人文精神。笔墨自为世重,学问若富,格调境界自开,境界若开,画品自立,断无世俗之习气,必会蓄情于内而发乎外。清人方薰言:“笔墨之妙,画着意中之妙也。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此中意‘立曰心’,是画者对大自然之神会,对生命精神深刻之理解。

  《禅莲悟艺》 68x45cm

  中国绘画修习需寻根溯源,其理暗含古人之宇宙观。如中国画之墨,未化之前如若混沌,当与水合之则生机勃发演化万物。古人识万物以气,聚则为实散则为虚,所谓具象抽象也只在聚散而已。前贤世代锤练,形成中国画之独有笔墨秩序。这秩序非一成不变,历经各时代笔墨更迭演变而成,此笔墨秩序谓之“道”。于画道中修习更需筑“道心”,而中国绘画“道心”之修筑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人生如昙花刹那,芳华岂能长留?纵归鸿之去留,无心岂知老庄。前人曾言:‘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基,笔底方能生出具有东方人文精神的绘画作品!如此谓之“中国画筑基精神”。夫桴浮于艺海,笔墨逍遥,尺素丹青,宇宙在乎我手,世事虚幻眼前无非生机。中国绘画需悟,“悟”是要有心方能悟。画者要超出常人之敏感,口、鼻、眼、耳、识五觉皆需开,深入自然中体悟,感受到大自然春、夏、秋、冬四时变幻之美;亦要沉浸入传统经典佳作中去,吸收前贤圣哲们呕心传承之血液营养。

  《尺素丹青》 136x68cm

  画道常心问,丹青若旅途,而仰天大笑仗笔独行者又有几何?中国画艺术创作应具内心探索精神,始发于个人自我心灵探寻与追问之路。于此独自探寻中,画者易出迷茫与困惑。古人解决此问题之方式是坐忘,“坠肢休,黜聪明,离形去之,同于大道,是谓坐忘!”放松身心融入自然画者内心蕴含庞大力量,浓缩画者之智慧、情感与生命力。日月清澄心,苍茫天地驰;未来不复说,归墟花满枝。凡画者其方向无外乎两者,一外求、二内求。外求画眼之所见,内求心之所思。外求炫烂,内求心安。对景写生是从艺之必修课,国画写生之道却不执于实景,注重心感意会,谓之心观也!对景素纸初展莫急于下笔,应把眼之所见存于胸闭目静思片刻,块垒丘壑如现眼前,思绪也随之飞扬!再凝神聚气于灵台毫端,取舍挪借由心生发勿被实景禁锢,至此落墨自不待也!画者临于高山峻岭,身处林泉云壑时,虽用眼观但非“照像”也,当用梦幻之眼观山看水,用诗之意蕴去寻觅自然之美,是种体悟天人合一灵魂之旅,其次为从物象到笔墨交融转换的研练,从而达到“山情即我情,我性即山性”之两融状态。

  《楚风墨韵》 138x68cm

  近人七堇年言:“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到;足履到不了的地方,会心可至。凡学画贵真实不虚,涤尽浮奢,艺志坚固,莫贪神通捷径,深下苦功懔戒如霜,艺成有日别无奇特。绘画求“真”包含了事物内在的生命与本质,唐人荆浩笔法记中对此有经典的论述:“伪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气质俱盛是技法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好的绘画神品具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生命力,同时它之艺术语言又是精炼质朴的,画者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奇绝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果能真实践履,却是画道修习之基础石,亦为艺道探索之机枢。正所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觉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中国画修习分朴拙、鸿濛、归真三重境。朴拙者质朴率真也。初习画艺者若小儿学步,步履蹒跚天真烂漫,不着修饰谓之朴拙境;鸿濛者元气淋漓也。修习画道者渐入佳境元气始开,酣畅淋漓如山临日谓之鸿濛境;归真者返璞归真也。修艺者千帆归来去华存真,本心依然直观本源谓之归真境。艺海漂零无穷意,一任横舟渡万流。星月不问赶路客,时光不负有心人。谁言道心水中月,月会常来水长在。颜容易老岁蹉跎,亦愿归来若少年。画者之风骨发乎于本心气,清人李重华有言“风含于神,骨备于气,知神气则风骨在其中”。本来心画无别法吾心即艺,自性修证。今西风东渐日久,修艺者迷于之异,情习之浓缺失自信,国艺之学不尽力行持,不消惑业,习病难除。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修艺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画欲传神,需胸中脱去尘浊,也即是净化心灵。故凡修艺,一笔一画不落空难,得逸趣最可心;修心,向虚高处求大道,于精微处问本心!

  《渡岳》 180x80cm

  生有艺心一颗,久封尘劳关锁;今宵皓月照破,纷洒星辉万朵。艺途艰辛困苦却又充满希望与快乐,从艺者乐此不疲地跋涉在一条永远没终点的道上,寻求自我突破与升华,于此而言艺术探索就是一场朝圣之旅!只不过寻求的是心灵的慰藉与安顿!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中国风尚·美在端午》| 专访黄山 2024.06
中国写意画之筑基精神|李剑专访 2024.05
一场美食与山海的狂欢盛宴!2024方特亲子欢动嘉年华
端午新体验:百胜中国融合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消费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