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资讯 > 正文
《中国风尚·美在端午》| 专访刘广才 2024.06
2024-06-12 15:31    网络
0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早在吴越之地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离世,便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中,端午节既与岁时节气密切相关,又附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历史情感的表达和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的体现。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它让人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端午,为屈原,总忘不了吟诗作画,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爱国之情。

  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艺术家面临的重大命题。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创新方式、丰富形式、有效传承,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是让传统节日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真正激活蕴藏在节日中的文化基因的重要路径。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让我们珍视先祖留下的文化遗产,共同感受节日文化的魅力,守护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

  刘广才,郑板桥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牌手艺人、时代艺术传承人、苏州郑板桥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孔子美术馆客座教授、香港文联书画家协会委员、中国长城研究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中宣盛世文化中心委员、文化强国建党百年全国首批国画传承人、新时代文化先锋人物、献礼全国两会书画先锋人物、翰墨迎冬奥、书画新时代“全国重点推荐艺术家”、国际书画艺术家联合会委员、中央新影《传承影响力人物》、郑板桥书画艺术研究(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协会行业专委会执行会长。

  教师:拥有良善品质的行动者

  ——若为“大先生”,则要善当“小学生”

  从春蚕、蜡烛、园丁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形象比喻中可见,选择从事教师职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更需要具有引领学生主动追求更高人生境界和人性卓越发展的切实行动力。良善是教师的内在品质,行动是教师良善品质生成的内在路径。习总书记说: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若为“大先生”,则要善当“小学生”,从事绘画、书法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成为“大先生”不仅在于教什么、如何教,更在于如何学、学什么?这里所谓“小学生”,不是在学龄段意义上而言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心态而言的:在“学生”前以“小"冠之,着重强调的是做学问的谦逊与自觉。因此,若为“大先生”,则要做好以下四点:知“小”、善“学”、成“大”、能“先”。

  一是知“小”。对于浩瀚宇宙与悠久历史文化,我们的所知非常有限,犹如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因此,我们要“知小”,知自己视域之小、学问之浅。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言,当他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多的时候,越发觉了解得很少。当然,知“小”并不是自弃自馁、自卑自贱,而是要有自知之明,唯有知“小”,方能成“大”,知“小”是成“大”的基本前提。

  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浅簿”,而不是自以为是、高大自满,才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在行动中反思,在求知之路上与学生一道同行,真正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才能最终指向“成人成已”之目的的实现。

  二是善“学”。作为新时代教师,不学无术、孤陋寡闻固然不可,但无所不学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为此,“学”要善学。善学之“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注重学习先进榜样。见贤思齐,取长补短,练好自己的看家本领,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其二,注重提升人文素养。俗话说,功夫在诗外。学习亦如是,切忌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贪图短、平、快。人文素养是不容忽视却往往被忽视的一项功夫。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人文素养如人生航船的“压舱石”,虽不显眼,但却能使整艘大船保持平衡,而不至过分摇摆、颠簸乃至倾覆。

  三是成“大”。“大”之为“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自我充实。孟子道:“充实而有光辉之为大”,俗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用先进知识充实自己,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唯有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拓宽自己的胸襟和气度,培养终身学习的志趣与能力,才可能使自己的课堂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有温度。其二是毫不自大。老子亦言“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为浙江大学所作校歌中也说“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正在于其容纳百川。教师亦然,既要有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也要有谦谦君子的优秀品格。

  四是能“先”。所谓“先”,不仅在于知识经验的先行获得、为人处世的先行示范,更在于未知世界的先行探索,攻坚克难的先行尝试。就前者而言,先生之为“先”生,在知识之渊博与品行之高尚,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就后者而言,先生之为“先”生,正在于是学问之路上的先行者与引路人。正是教师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的尝试与努力,使得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让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好。为此,教育与其说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不如说是发掘智慧的源头活水的过程。正如哲学家苏格拉底所示,好教师不在于为学生传授了多少技艺与知识,而在于做好了思想的“助产士”,启迪了学生的灵感与智慧。“大”与“小”辩证统一。所以,若为“大先生”,就要善当“小学生”。

  选择教师职业,不仅要求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更需要引领学生主动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和人性卓越发展的切实行动力。

  一个书画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者,必须重视培养自己的良善品质,确保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切关爱。正如郑板桥先生的“三竹说”,生态之竹变为胸中之竹,把胸中之竹再变为手中之竹。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充分调动社会教育经验、情境性知识和教学智慧,以机智的行动解决好学生成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此,作为一名书画艺术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艺育人的使命,引领和砥砺学生们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海洋中成长。

  苏州郑板桥书画艺术研究院

  刘广才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多彩非遗系列活动火热开展 京剧儿童剧《湘江故事》
《中国风尚·美在端午》| 专访刘广才 2024.06
《中国风尚·美在端午》| 专访黄山 2024.06
中国写意画之筑基精神|李剑专访 2024.05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