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茂林,男,1977年9月出生于福建寿宁县,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2年福建师大美院本科毕业,2008年福建师大美院艺术硕士毕业,2014年-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内访问学者, 2019年-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国内访问学者,致力于当代水墨画创作的图式研究和表现,在创作和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保持个性化的创新和创造性,并能把教学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之中。
《表现性水墨头像写生》38cm×48cm
《女人头像写生》34cm×46cm
《怀玉兄造像》53cm×60cm
意之所向 心之所往
——叶茂林水墨图式语言的探索实践
水墨画作为中国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绘画演进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衍化生成新的图式,成为赓续历史文脉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媒介。身为当代水墨画家群体中的一员,叶茂林在水墨艺术的创作和写生中,持之以恒和独具匠心的探索和实践,深入发掘当代水墨图式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从题材、造型、笔墨、赋色和空间等建构起新的视觉表达方式,并在水墨艺术的当代探究道路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飘零的蒙山记忆》43cm×34cm
求学经历与自我成长
出生于闽浙交界寿宁县犀溪村的叶茂林,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任教,三年后考入福建师大美术学院。中师接受的全科式的教育及小学从教的经历对叶茂林的艺术道路做了很好的铺垫。就师承而言,叶茂林研习的水墨画在美院翁开恩、翁振新、张明超、林容生,林宜耕等名师课程教学中得到了系统、扎实的训练,本科阶段注重传统绘画的临摹,山水、花鸟、人物等兼而有之。在笔墨上还得益于著名花鸟画家邵坦中、宋展生指引,其水墨画的创作面貌在创作理念、表现手法和创新思维上有了新的成长。此后,叶茂林两次负芨北京,得到刘进安教授、王晓辉教授等名家言传身教,在水墨图式语言上有着更为深刻的领悟,并在水墨画的艺术思维和实践创作上获得了新的养分。多年在水墨画中的学习和探索,激发了叶茂林对新时期水墨画图式现代转型问题的思考,以及从当代水墨画的内涵和规律出发,从水墨画的价值出发,探索属于个人的水墨画语言符号。正是因为叶茂林坚持以水墨艺术为主的创作路线,同时在水墨人物领域中积极探索福建地域性人物画创作,这些让叶茂林在当代文化语境之下,体悟水墨画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和担当,开启了追寻当代水墨画艺术审美取向和精神追求之路。
叶茂林在致力于当代水墨画的图式研究的同时,把水墨画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人物、风景写生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构建“水墨静物画-水墨风景画-水墨人物画”实践课程体系,提倡“新课题-新考核-新展示”水墨画教学新范式。他在水墨领域的探索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主持社科立项并获得教学成果奖,成为了他在学术视野中探究当代水墨画在未来发展的动力。
《秋思》45cm×32cm
水墨画语言坚守与深耕
在中国画领域中,水墨画不仅体现了中国人观察、表现社会和生活的视角,也承载着人们对历史、自然和生命的认知和体悟。在近现代水墨画衍绎过程中,水墨画不论在语言创新上,还是图式的建构上都不断得到了弘扬和创新。新时期以来,当代水墨画不论是题材拓展,还是在笔墨革新上的探索都更加深广。叶茂林对水墨艺术的研究饱含着深沉的热爱,对水墨图式的探索情有独钟,他在从传统的程式向现代图式语言的变革、延续和拓展中始终坚持在当代水墨语言的体系中来表达自己。
叶茂林在水墨人物写生中,以笔墨勾勒、塑造人物形象时,注重人物形象的特质和精神表达,将题材内容与形式美整合在一起,力求将自身感悟蕴藉在创作之中。在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及保持人物形象特征的前提下,以此营造出现代图式的艺术风格。这在《模特老张》(2014年)、《斜倚着的女人体》(2016年)等水墨人物写生作品中得到体现。此外在写生作品《课堂人物组合写生之一》(2019年)、《课堂水墨头像写生示范》(2022年)中,叶茂林通过“写生”即是创作的视角来表现当代人物形象,采用意象造型,借助“墨”痕迹与空白元素归纳组合成富有节奏感的笔墨感受和表现形式,在水墨人物写生图式语言中是有意义的探索范例。同时,近年来他数次深入山东蒙山、崂山和山西太行山等,那里的重岩叠翠、茂林清溪、烟云浮动给予了他极大的创作灵感,引领着他在咫尺之间,不断探索并发掘水墨山水画现代范式和精神意蕴。整体而言,他在汲取传统水墨语言的同时,重视写生,将画家的主观情思倾注在自然山水之中,体察于心,变幻微妙,在形式与手法上更侧重于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写照,传达了现代理性图式的视觉美感,也更加注重生命个体独特的语言塑造和当代水墨范式的彰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对水墨艺术的坚守和求索精神。
《鬼谷子村村口》69cm×43cm
地域性图式建构与创新叶茂林秉持立足地域性题材,建构具有现代审美视角的水墨范式的创作思路。因此,近年来他把创作重点放在福建地域性特色的人物上,以表现福建闽南风情意蕴的惠安女为出发点,注重以新的水墨图式来表现人与自然万物关系。其探索、思考的指向,即是水墨人物图式文本的建构具备了以下特点:其一,时代性特征。水墨画在当代视野下,以感性和意象的方式构建画面,注重时代文化特质的体现。其二,多元性表达。水墨作品在创作者多维的创作手法下,通过融合、解构和再生,衍变出表现手法的多元性,丰富了当代水墨的创作方式。其三,创造性转换。以艺术个体的创作实践反观当代水墨画创作,通过彰显水墨画的视觉意蕴与观者的解读之间产生共鸣性。
《蒙山百花峪丛林》39cm×53cm
叶茂林以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照,在水墨人物创作中通过“观”的新视角,以独特体悟方式构造重组,在水墨意象的凝化、蕴藉中顺势而成,巧思经营,逐步呈现心中之“象”。在叶茂林一系列以“惠安女”为主题的水墨人物创作中,《惠风》(2008年)中,作品即是创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其惠安女人物的刻画都建立在他对水墨范式熟稔的基础之上。画面的空间、人物主体相互共融,并构成新的整体,叶茂林的在水墨图式的地域性建构的基本形象也由此初步显露。在《海潮之声》(2017年)中则进一步体现作者擅于将平面化、装饰性语言来表现地域性题材取向,他将抽象解构、趣味多样和故事性元素融入其中,拓展了当代水墨画图式语言表现的边界。画面中人物的线条的勾勒和块面的墨色通过分割组装成,在水墨晕染、肌理浑然交织中形成丰富的画本内涵。此外,他将人物和生活片段有机衔接,以娴熟的笔墨和装饰性的造型、色彩建构起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创作图式,在《惠女海丝情》(2018年)、《海丝梦》(2019年)中,其创作中将惠安女人物以群像方式组合于画面,个体人物依据不同动态聚散,运用了并置、交错等手法,繁简相宜的置陈布势中呈现出图像主体。画面的背景进行了纯化处理,人物表现上则注重“墨”的痕迹,并以自由、洒脱的笔墨创造了独特的笔墨意蕴,将个人体验、内心情感与审美个性紧密结合,互生互长,提炼升华,传达心象,在实与虚的相互嵌合中穿越人物外在表象直达精神内涵,构筑出作品观念的表达。他通过微观叙事性和深度人文关怀的方式,融铸着自身对闽南惠安女形象的观照,在水墨图式的建构和创新上进一步拓展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力。
《蒙山百花峪村口》34cm×45cm
作为一位长期在当代水墨画图式语言范式中深耕的艺术家,叶茂林的水墨作品的艺术面貌在形塑中紧贴当代文化轴线,既取诸物像,又融入情怀。在以水墨人物和风景写生的创作实践中,以当代水墨语言展现创作者的现代性视角和姿态,将时代新质融入于水墨创作中,表达当代人的审美意趣,建构了具有时空性的文化立场,也在新时期图像时代中守正创新,塑造了具有时代新质水墨图式的全新形象。
——罗礼平
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继承中华文化审美基因
◆坚守中国美术文化阵地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