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高立栋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5年的风雨兼程,75年的砥砺前行。75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热爱与期盼。向祖国诉说,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当代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人民艺术家”王蒙曾言,“新中国的命运也是我的命运。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建设是我一生的经历,也是我创作的主题。”走过75年,有过多少奋斗拼搏,就有多少豪情激荡。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今日之中国,正在不断汇聚起澎湃的伟力。新征程上,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应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创作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出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能够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精品,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高立栋,字翰风,号风静(净)阁主、白亭士子,1978年生于甘肃民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书法院院聘书法家、甘肃省金石篆刻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安宁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曾在《中国书法》《中国散文家》《书法报》《空军文艺》《青少年书法报》《发展》《甘肃书法》等军内外刊物发表,甘肃省书法家协会2017年度优秀志愿者、被评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2018、2022年度先进个人、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参展: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五届全军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总政宣传部)
空军纪念建军80周年书法展(空政宣传部)
“守望敦煌”甘肃书法晋京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甘肃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朝圣敦煌”甘肃书法院作品展(甘肃画院、甘肃书法院)
甘肃省书画百家邀请展(甘肃书法院)
首届甘肃省优秀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首届甘肃简牍书法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甘肃省书协首届会员优秀作品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首届甘肃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三届甘肃省优秀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甘肃省第四、五、六、七届“张芝奖”书法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书法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墨香润金城·全国百名青年“兰亭奖”获奖作者写兰州作品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甘肃百名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主要获奖:第四届全军书法作品展三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总政宣传部)
第六届全军书法作品展三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总政宣传部)
首届“野鸭子新村杯”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优秀奖,(《墨行天下》文化传播)
甘肃省第二届“张芝奖”书法展三等奖(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甘肃省第三届“张芝奖”书法展三等奖(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甘肃省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三等奖(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甘肃省第二届书法篆刻临帖展优秀奖(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社会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著名书法家大型笔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直属分会)“储学修能——高立栋、黄晓宇书法篆刻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甘肃书法院、甘肃美术馆等11家个单位)
空军书法骨干集训(空政宣传部)
“走进军营——甘肃青年书法家十五人邀请展”(兰州军区联勤部政治部)
“携手同行——童定家、折琪、刘云鹏、高立栋书画展”(兰州敦煌艺术研究院、甘肃省文博画廊主办,甘肃金石篆刻研究院、兰州市安宁区文化馆协办)
“墨舞五月——高立栋李江年书画展”(甘肃美术家协会、甘肃青年美术家协会、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等)
“墨迹心源——高立栋书画作品回乡汇报展”(甘肃青年书法家协会、甘肃印社、兰州市书法家协会、民勤县委宣传部、兰州市安宁区书法家协会)
第一、二届“墨韵仁寿 梦启安宁”书法精品展总策划(中共兰州市安宁区区委、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政府)
碑帖兼容积学累功——高立栋其人其艺
早年常听他人提起高立栋,说其书法如何如何,且言及者不止一二人。强记者如我,便于脑海中留住了这个名字。近年,仍有人间或提起高立栋,仍是说其书法怎样怎样,于是,我便有了一种想了解他的想法。一个月以前,机缘巧合,我和高立栋先生便直接见面深聊了一次。其实,人与人之间,真的是缘分所至,交往便自然发生。
原先我以为高立栋要比我年长,见面后方知,他竟小我8岁。其人,生得敦厚朴实,初见时,言语不多,完全是一副略显“木讷”的西北汉子的模样。但熟悉之后,尤其是当提起互相都感兴趣的话题之时,他便会给人以健谈之印象。又因其曾在军营历练多年,言语之间,坦诚朴实中透着一种坚毅和果敢,且多有自我之见解,与那些口若悬河,但夸夸其谈者完全不同。
那次在他创办的“汉风书院”以及他工作单位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他很多书法作品,其实际创作水准则又超出我的想象。篆、隶、楷、行、草诸体皆有,且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尤其是他特意将一沓新作一一打开让我欣赏,我便越发看出他的不同凡响。
在书必法魏晋,口必称二王的时代氛围之下,在二王“小行草”风靡一时的当下,高立栋自然概莫能外。他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探究二王,学习二王。甚至自上而下地从夏、商、周到秦、汉、魏、晋再到唐、宋、元、明、清,反反复复地杀了几个来回。他这么做,有两大好处,一是尽可能多地去捕捉历代经典名作的有益信息;二是最大限度地去满足自己书法教学之需要。但高立栋的不与人同之处在于他绝不盲目跟风,而是在经过了一番上下求索和比较分析之后,结合自己的特殊喜好,选择清代赵之谦作为自己的精研目标。
平心而论,近年全国书展,二王小行草和流行色隶书、魏楷盛行不衰,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互相模仿,陈陈相因,毫无个性,泛善可陈。众多学书者,从碑帖的选择上来讲,固然做到了“取法乎上”,但在学理、方法上却陷入了一种新的困局。热衷于制造“伪二王”和“假古董”,以貌似二王为能事,群起仿效,何益之有?
而高立栋的可贵之处就是不随波逐流,在众声喧哗地直奔他们所谓的“二王书风”而去并欲罢不能的时候,他却一转身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在当下书坛多少显得有些清冷孤寂的清代赵之谦。我之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学书历来讲求“取法乎上”,甚至有人抛出“书法不学晋唐以下”之论调。故作为活跃于晚清时期的赵之谦,其受关注程度比之汉魏晋唐时期的那些书家就差多了。
高立栋对此也有体悟,他说,“抛开赵之谦书法本身的造诣,仅就其产生的年代时长来看,今人就对其以太新、 太近、 学赵起点有点低等为说辞,多有绕道而择其他之举。”但他仍然说:“无奈兴趣使然,我对赵之谦书法的酷爱与学习,不知不觉中已有数年。”其实,他的这种所谓的“无奈”之举,又何尝不是其审美思想的独立与人生选择的倔强两者结合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么!
清末帖学颓靡而碑学大兴,包世臣、康有为对碑学之兴起可谓功莫大焉。尤其康氏“尊碑抑帖”,矫枉过正,晚年才反思自己不应过分排斥帖学,否则,自己的书法造诣将会更上层楼。而赵之谦却始终走了一条碑帖结合的路子,而且在碑帖如何结合方面给后世作出了表率。赵之谦书法,兼善诸体,各臻其妙。且一作一貌,绝无雷同。尤其是其魏楷和行书手札,朴茂典雅,拙中寓巧,最具特色。这也是赵之谦胜康有为处,恐怕也是让高立栋“无奈偏好”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赵之谦书法,是融“金石气”“山林气”和“书卷气”为一体的最佳典范,学之得当者,则大有可为。
学习赵之谦,绝非是像当下学习“二王”者那般,以仅得其皮相为目标,而是要在得其形貌的基础上,获其精髓,摄其魂魄,然后融入自家之思想,形成自己之风貌。如此,方可谓善学也;如此,方可谓得之矣!
从高立栋的诸多作品来看,他明显是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和未来意图的。即以赵之谦为模范,找寻碑帖兼容之突破口,为将来进一步探寻自我艺术语言和树立个性风格做好前期准备。事实上,从其作品一望而知,他在这一点上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高立栋在书法以外,其在国画和篆刻方面亦有不俗之表现,所作花鸟逸笔草草而形神兼备,所作山水气势磅礴而韵味悠长,所治印章格调高古而刀笔俱见。此外,赏读其所赠之《高立栋书画印作品集》,从其所作短文二三,由字里行间,感觉其颇有深邃独立之思想,不乏溢彩流光之文笔。这在很多青中年书家综合文化素养普遍缺乏的当下,显得何其难能可贵!
因此,我更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高立栋,必将在会书法方面大有作为。在他的个人书法(武威)展即将开幕之际,谨以此文与之共勉。
———傅徳锋
时2020年8月31日星期一醉墨先生于古风堂北窗下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