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刘红霞
2024-09-06 14:28    网络
0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5年的风雨兼程,75年的砥砺前行。75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热爱与期盼。向祖国诉说,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当代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人民艺术家”王蒙曾言,“新中国的命运也是我的命运。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建设是我一生的经历,也是我创作的主题。”走过75年,有过多少奋斗拼搏,就有多少豪情激荡。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今日之中国,正在不断汇聚起澎湃的伟力。新征程上,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应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创作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出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能够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精品,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刘红霞笔名:闲云,闲云一片,孤山闲云,晴云,毕业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2007年,2008年在天津美术学院高研班进修中国画,现居北京,喜欢写现代诗歌,音乐,书法(草书)。从事艺术教育20余年,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市级骨干教师,河北省省级骨干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双师型人才称号,河北省少儿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空处艺术总监,中国教育台制片人,女子水晶乐坊书画艺术教育总监。美术教学20余年。

  2017年参加琉璃厂举办翰墨京华8人展。

  2018年在国家画院举办国画小品个展。

  2022年人民日报《袭古创今》栏目组拍摄艺术记录片《人生坦荡真实,艺术境由心生》。

  在祖国生日到来之际,感慨万千,不吐不快,我由衷的想说说我的心里话:寒来暑往,岁月更迭,一晃人生的五味杂陈,酸甜苦辣,沟沟坎坎的体验,让人泪目,我是来这世上体验生活的,也包括艺术,艺术这个词语,可能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可有可无,可自己却一生都在为艺术不断前行,探索,追逐,其中有太多的心酸,快乐,迷茫…好吧,自己酿造的这壶酒,自己慢慢品尝,呵呵,很复杂的味道。

  我深爱着这块儿土地,世世代代,战火不断,这是一块饱经风霜的土地,也是生命力极强的土地。

  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华夏文明,艺术这颗璀璨的明珠一直以来都熠熠生辉,可近些年来却有些暗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媒体,互联网,AI技术,还有对物质的追逐,碎片化的信息不断的时时刻刻刷新侵蚀着人们的大脑,让我们目不暇接,真假难辨,是非不分,各种评论,各种立场,各种主义,各种论调让我们迷失了方向,艺术也是如此,艺术恰恰也正是这个时代的风向标,浮夸,荒诞,油腻,去智等等一系列的艺术充斥着主流媒体,各大平台,画廊,展会,让人眩晕,究竟什么是优秀的艺术,好的艺术?难道艺术没有标准了吗?

  需要我们深思,在倡导艺术多元化的今天,主体脉络已经模糊,也就是说我们倡导的主流价值观逐渐弱化,边界感越来越模糊,色彩越来越多,内涵越来越少,形象越来越卡通,文化越来越弱化,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的审美,西方的艺术,西方的文化,西方价值观,像龙卷风一样席卷着这块土地还有生生世世土地的华夏子民,我们开始喜欢有颜色的头发,牛仔裤,摇滚乐,街舞,布鲁斯,朋克,波普,抽象,装置,影像,包括医学,饮食,渗透到方方面面,犄角旮旯还有各大艺术院校,好像不跟西方沾点儿边儿,就是老土,我们大力宣传退推广西方艺术,好像忘了我们的初心,忘了本心,忘了我们骨子流淌着千年的华夏文明。

  记得一位企业家说过一段话,西方先进的技术我们得学,艺术也是如此,但不能丢掉我们自己的根哈,在三四十年代,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徐悲鸿等一批老艺术家赴法留学,把中西融合推向了一个高度,将西方色彩,造型,构成和中国的意境用水墨结合起来,艺术又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在艺术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有一大批艺术家在走这条路,融合,重塑,但真正有影响力的,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却少之又少…

  这点值得深思,难道跟教育有关?跟社会的大环境有关,我们是不是对艺术的认知整体沦陷了…

  拉回中国传统艺术,看看我们当今社会的传统艺术的各大阵营,各种协会,画院,各种媒体如雨后春竹一样层出不穷,就像我们得国学一样,真假难辨,拉帮结派,拜码头,饭圈文化,直播间卖画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对艺术没点儿眼力的估计都是坑,大坑,小坑,深坑,浅坑,我们纵有十八班武艺也很难幸免,大多数艺术家都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温床上不能自拔,是的,不能否认,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的是需要门槛的,很高的门槛,需要智慧,需要阅历,需要学识,需要才气,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还有需要恪守的人格底线,但有时门槛又很低,低到了尘埃里,所以江湖书法横行,有的高校里,拍卖会上,庙堂之上,还有到国外的,江湖艺术屡见不鲜,看了都觉得可笑又可怜,为什么?

  只能说我们的文化断层的厉害,我们艺术的审美丢失的太多太多,艺术固然不能用美丑来判断分别,但是低俗,油腻,江湖是不是要坚决杜绝的呀!

  现在回到我自己的个体身上,冥冥之中我感觉自己有一种使命,来到世上是来感受体验并创作各种艺术的,所以我顾不上去卖自己的作品,所以每个时期的作品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最早起步的也就是吃的第一口奶,是我们的传统艺术,书法,工笔,从小学来始拿毛笔练习字帖是:唐楷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法度森严,风骨凛然,在学柳体的过程中,一直挫败感不断,回头再看这四大唐楷,欧,柳,颜,赵还是最爱柳体,这点可能跟自己的心性有关,后来过渡到行书兰亭序也是如此挫败感爆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书法认知不断提升,涉猎临摹大量的碑帖,原来那时候的练习是不科学的,此处不多做赘述…

  国画初学入门工笔,还有白描,白描练习的《八十七神仙卷》,后来才知道还有十八描,后来画工笔人物,工笔花鸟,一幅画要画上好久好久,后来涉猎写意画,写意人物,临摹过古人梁楷,现代的蒋兆和,姚有多,周思聪,黄胄等艺术家的作品,后来机缘巧合到天津美术学院进修学习,在那里开始艺术的学习,晚上在曹春生老师那练习造型,白天在天美学习工笔人物写生,花鸟写生,写意人物写生,山水画教学的练习,我更加认识到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不只是说说而已,纵观古人的作品,那种天地人合的达观的价值体系,让人敬仰,宫廷画,文人画占据主导位置,随着时代的推移,艺术越来越生活化,高雅,格调这个标准逐渐弱化,时间进入到现代社会,物质空前丰富,豪车,别墅,财务自由,都市欲望,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在那个时候出现一些关注现实的水墨艺术家,刘庆和,李津,李孝萱,朱新建等,还有所谓新文人画,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下,我们的文化,道德感,包括艺术高级感是不是大打折扣??我们骨子里是不是丢失了太多内核的东西…。

  天美进修结束后,我从天津买了好多书,我又回到了教学岗位,临摹了大量古人的山水,花鸟作品,那个时候,八大,徐渭,竹林七贤,杨州八怪,元四家,明四家,清四僧等古人的作品,所以我想要为那些被世人误解的文人画正名,文人画不光是闲云野鹤,也不光是风花雪月,你浓我浓,文人画还有更多。

  家国情怀,悲天悯人,有风骨,里面的营养可以滋养世世代代的从事艺术的人,这些都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冥冥之中,我2016年来到了北京,我觉得我内心期待的艺术应该不止如此,我在北京大部分时间除了上课,就是看展,看展,从中国美术馆到798,从琉璃厂到宋庄,近些年来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本土的艺术应该是怎样的?

  是全盘西化?是中西融合?色彩的表现,意境的营造,是造型能力,是笔墨功力,是诗书画印,是书画同源,是文人画?是大写意?是出去写生?是西方造型的水墨画,还是在古人的温床上赖着不起来?

  我苦思冥想,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后来我常去798附近一个锦都艺术中心的画廊,一个月一个展览,每个月都会有更新,有时我也会直言不讳的提出建议,在交流中当然我也会受益匪浅,大部分的时候看完展览,我会以诗歌的形式自己编辑一篇展览心得,一晃坚持了快三年了,思路打开了,心胸也拓展了,我简短总结几句话:笔随时代,画随心性,人画合一,结合当下,关注当下,表现当下。

  当然这条路还很遥远,我叨唠了半天,或许不过是盲人摸象,或许还需要成长…但是如果能真实的记录自己人生路上的心象就好,把心象坦诚的用画笔表达出来就好!真实不虚,内心丰盈的表达自己就好!真诚,纯粹的表现自己,你精神的纯度越高,艺术价值就越高。

  回归到艺术主体,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闻名世,“写意精神”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最具特色中国艺术文化符号,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一种超越形似的意境和神韵,强调艺术家的内在情感,追求一种意在象中,意在象外的精神境界,所以立足当下,表现出新时代的写意精神仍然任重而道远,近几年来我创作了一些写意作品,艺无止境,请多多指教!

  闲云甲辰夏月心得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陆静源
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刘红霞
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左文俊
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陈广仁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