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郑作良专访 2024
2024-09-09 21:10    网络
0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郑作良

  民族复兴的美术力量

  艺术家:郑作良,1946年10月15日生,浙江杭州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被聘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工程”评审验收专家委员。

  1962-1964年就读浙江省余杭三墩中学,在著名画家柳村先生指导下开始学习美术与木刻。

  1964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

  1968年毕业从军,先后在上海、湖北、北京军委工程兵部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任美术创作员,上校军衔。

  1975年赴独库(独山子至库车)战备公路一线体验工程兵筑路官兵的艰苦生活,创作代表作《天山新路》。

  1982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首届高研班研修,师从著名版画家赵延年、赵宗藻、张怀江教授。

  1979-1986年曾两度赴云南自卫还击作战前线战地写生。

  1993年转业至中国美术馆任收藏部主任。

  1999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评为1979年-1999年中国优秀版画家,获“鲁迅版画奖”。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浙江美术馆、李大钊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广东美术馆、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四川美术馆、河南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周昌谷纪念馆、欧洲木版基金会、埃及文化部、美国收藏家、德国收藏家、新加坡收藏家、台湾收藏家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主要从事版画、现代水墨画、书法创作。

  相识相知郑作良

  版画家郑作良是我的老同学,当年我们还常去他家写生。作良的家就在富春江边上,这里的水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有长江大河的气势,特别是到了春天,一望无边的油菜花,浓郁灿烂得醉人。可惜我们的学业因“文革”而中断了。作良很幸运,应征入伍,成了一名专业创作员,经常能看到他的作品。后来,又回中国美院版画系进修。作良的版画是与他的部队生活紧紧相连的,也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息息相关,他钻研技巧,又不断深入生活,作品中总带着质朴的乡风与人情。九十年代以来,作良的创作主题转向中国民间文化、菩萨、文物、花神之类,并从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美术与石刻艺术中吸取美感与养料,运思构景的范围也遍及故乡和西域。

  《天山新路》45cmX76cm 1975年

  郑作良是一位十分勤奋执着的版画家,他在中国美术馆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仍坚持创作不懈,用他手中的木刻刀抒发着对当代中国变革的感受与挚爱。

  潘公凯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长征中的贺总》19.5cmX23.7cm 1980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郑作良先生是版画界和美术界同仁们熟知的画家,许多年来,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为大家称道,他在中国美术馆工作,与版画界和美术界长期交往,也使大家认识他为人的朴素与真诚。在大家的心目中,他的艺术和他的人品一样具有朴素与真诚的品格。我热烈祝贺他的画展成功举办,透过他几十年来积累的成果,他的艺术面貌与创造特色更加整体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狱中秋白》68cmX60cm 1981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以木刻版画为专攻是郑作良先生的艺术志向,在这个领域他锲而不舍,认真研究和继承版画界老一辈名家的创作经验,从学理上清晰地认识到木刻版画的创作规律,自觉地对版画形式语言作不懈的探索。他一方面注重造型上的提炼与概括,注重发挥木刻版画黑白对比的语言特性,通过丰富的黑白变化形成作品强烈的视觉张力;另一方面,他长期坚持深入生活,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新鲜生动的形式美感。我钦佩他在生活感受中把自然景象转化为黑白形式语言的能力,他的风景主题的作品,取材大多是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景象。经过他的感受和处理,画面以木刻版画的语言特色传达出景象的历史感,也表达艺术的精神性。他的许多作品营造了明朗而独特的意境,例如《大漠的宽广》、《古迹的沧桑》、《原野的生机》、《夜空的静谧》。在一些建筑题材的作品中,他运用线条与块面的生动布局,使建筑的形象转化为形式的节奏,表现出传统建筑的文化属性,在空间感和美学趣味上别开视觉的生面。他所做的丙烯粉印版画把色彩与黑白两种语言有机融合起来,可以说为当代版画创作提供了新的类型,是成功的创新。我还特别欣赏他在木刻上干净大方的品格,他善于用粗犷和棱角分明的造型主线构成画面宽阔的结构,而在主线的周围又留下细微的刻痕,使得形象在单纯中含有丰富的意味,犹如音乐旋律展开之后产生的回响。

  《延安时代》29x27cm1984年

  在郑作良先生举办版画之际,让我想到更多的是中国版画界在学术上的优良传统。在战争岁月里,我们的版画家以抗争的精神直面现实,唤起社会的意识,作艺术的启蒙;在和平的日子里,他们热枕地投入社会变迁的火热生活,为丰富的社会现实做出真诚的表达;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以自觉的创新意识展开探索,讴歌时代。中国版画界的学术传统十分值得弘扬,而郑作良先生的艺术就是这种优秀传统精神的一种体现。他的风格从早期到现在没有大起大落的变化,而是在不断升华的过程中使语言更加集中,风格也更加纯粹。他不断把外部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创造营养,不受外界的干扰而更多地向内心

  走去,保持了不畏功利所惑的艺术形态,体现了艺术创造的正道。他的艺术让人尊敬也将给人以启发。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

  2008年8月于中国美术馆

  《胜利的旗帜》-1 67cmX90cm 手工纸染色漏版画 1987年

  《胜利的旗帜》-2 67cmX90cm 手工纸染色漏版画 1987年

  《胜利的旗帜》-3 67cmX90cm 手工纸染色漏版画 1987年

  《胜利的旗帜》-4 67cmX90cm 手工纸染色漏版画 1987年

  《延安中央军委办公厅旧址》74cmX92cm 1987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丝绸之路》78cmX97cm 1988年

  《良渚街廊》148cmX91.5cm 2000年

  《威尼斯即景》59cmX44.5cm 2005年

  《交河夕照》200cmX100cmX4 2007年

  《当东方遇见西方》35cmX35cm 2018一2022年

  《新五佛图》20cmX15cm 2019年

  《共和国十元帅 朱德》40cmX30cm 2021年

  《竹林》54cmX40cm 2022年

  《母亲的草原》70cmX100cm 2023年 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收藏

  《海燕》50cmX80cm 2024年

  ​​​​​​​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王荣根专访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郑作良专访 2
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李翰
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郑荣国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