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倪振人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5年的风雨兼程,75年的砥砺前行。75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热爱与期盼。向祖国诉说,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当代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人民艺术家”王蒙曾言,“新中国的命运也是我的命运。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建设是我一生的经历,也是我创作的主题。”走过75年,有过多少奋斗拼搏,就有多少豪情激荡。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今日之中国,正在不断汇聚起澎湃的伟力。
新征程上,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应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创作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出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能够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精品,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倪振人,苏州人,元四家倪云林(倪瓒)后裔,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物、花鸟、山水画家;毕业于苏州沧浪美专,师从人物画大家刘振夏教授,为吴门画派领袖吴养木老先生入室弟子。
善在生宣上作兼工带写之人物、花鸟、山水、尤善仕女佛陀。作品造型准确、气韵生动,广为海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及藏家收藏。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兼职教授、洛阳大学美术客座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吴门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尤与风月最相宜
潘振元
倪振人,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画家,他性格率真,热情四溢,为人正直,有正义感,有社会责任感。为此,他花了大量时间参与了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公益事业与参政议政。他对于自己的绘画事业,也“坚持雅操,抱道自高”,坚持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从中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去发现创意,塑造典型形象,创自我之境,赋予现代题材作品以艺术的真实;也给传统题材作品以新的生命、新的风貌。
《一簾幽梦》68cmx68cm
《杏林秋韵》68cmx68cm
倪振人擅长花卉、人物、山水,更擅工笔。他的工笔追求“植根传统,求新变异”的创作理念,努力在题材内蕴、笔墨、构图、技巧等方面进行拓展与突破,使工笔中见写意,程式中显灵变,构图中出新意,具象中有神韵,努力以全新的审美样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如他一幅《佳期如梦》花鸟画,带有象征意味。描绘的是一对白天鹅相依在莲塘中嬉戏的场景,采用满构图,以黄褐色调渲染为主,在错落的莲叶上点染了翠绿色,在天鹅与莲花边缘用粉色衬染出高光,使整个画面新颖,赋色妍净,姿态夭矫,生意盎然。既有传统的神韵,又有现代图式的理念,整体的色调感、节奏感和立体感十分鲜明。
《霓裳翠羽》90cmx160cm
《双双绰约画图中》68x136cm
同样,他的人物画,不论是仕女,还是佛像画,在选材与取意上,都表达出浓厚的情趣与审美追求。他的作品《贵妃祈愿》形神兼备,创作中,为了重塑传统杨贵妃的形象,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后,他专程赴西安采风,经过心灵过滤后“心象”呈现,脑中闪现出杨贵妃对月盟誓的场景。为了突出贵妃形象,构图中隐去唐明皇,重点抓住贵妃媚目微闭,双手半合,半跪于月下祈愿的瞬间。当然,这幅作品之所以能感动人,除了题材的巧妙构思外,采用新的绘画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其简捷明快的笔墨,将杨贵妃刻画得体态婀娜,裙裾飘拂,情态逼真,宛肖传神;而且在技法上,工笔的仕女画配上写意的背景,通过渲染与点洒相结合的背景烘托,使画面在朦胧之中显得意境深远。既富新意,又空灵含蓄,气韵生动,极大地强化了绘画表意的功能与感染力,大大提高了该画在品格上的提升与精神上的升华。正因为此,这幅画在广州“中国首届艺术博览会”上,立即受到了收藏家和画商的关注,于是《贵妃祈愿》之后,《出浴》《理妆》《弄弦》《消夏》等“贵妃系列”相继面世,它以讲究色调与意境为特色的“新传统仕女画”,在画坛与收藏家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櫳翠庵妙玉茶品梅花雪》240cmx160cm
《鍾进士图》68cmx136cm
同样,他画的一些现代写实仕女画,也侧重于审美层面的把握来表现当代女性的美,既不似南朝人物的“秀骨清像”,也不似唐代仕女的浓丽肥美,更没有宋以后的纤纤细腰,而是专注于传神的描绘与意境的营造。如《红莲飘香》这幅作品,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设色柔丽雅致,工而不滞,细而不腻。特别是凝视于红莲旁的这位佳丽,花前触景生情而流露出的无名愁绪与肢体语言,被真切细腻地表现出来,令人见了,不禁击掌叹赏。可见他对现代仕女画的创作,作为自己审美理想的追求与“真、善、美”的向往,倾注了全部的创作热情与心力。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只有当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传达了他所要传达的一切时,他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美的。”
《贵妃祈愿》68cmx68cm
至于他的山水画,自师从吴䍩木后,更注重对传统绘画思想与技巧的挖掘,曾上溯其先祖元四家之倪瓒,认真临摹其《六君子图》《紫芝山房图》《渔庄秋霁图》《容膝斋图》等山水画。由此,他得到了倪瓒融会董源、李成的山水格法与元人山水的简逸之韵,以及黄公望的浅绛设色,使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既有倪瓒的遗法,又直抒胸臆有自己的创意,形成其古意与今情的结合,如他的《幽林秋韵图》与《幽山清音图》,其古意如山上有矶头,山下有碎石,用笔草草,不斤斤于刻画,短点为皴,以“写”为主,以淡墨写骨,以浓墨提神,这些都承继了倪瓒的简淡天真;而自有的创意今情,则是借物抒情,增强了情感表达,在画中转换为云雾变幻,将云气充溢于画中的山头石壑,林间溪畔,使其满幅溪山以无限的生机气韵。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68cmx136cm
真可谓:望秋云而神飞扬,临春风而思浩荡。使人感悟到春风秋云的四时变化,生发出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使古意今情充满了传神、达意新的想象空间,清逸之气跃然纸上,激荡着每个观者的灵魂。这一创意,也给了作者传统题材以新的生命。
《倪瓒笔意》45cmx45cm (画芯30cm园)1
《倪瓒笔意》45cmx45cm(画芯30cm园)2
《倪瓒笔意》45cmx45cm(画芯30cm园)3
《倪瓒笔意》45cmx45cm(画芯30cm园)4
《倪瓒笔意》45cmx45cm(画芯30cm园)5
《先祖倪瓒高士像》136cmx68cm
倪振人出身于艺术世家,在美专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又得到谢孝思、吴青霞、张辛稼、刘振夏、杜重划等前辈的指点,使他能承前继后,变化出新,情感与意趣在作品中得以自然流露,达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清川山村》68cmx68cm
他的恩师吴䍩木先生对其作品也赞其为“两似俱臻”。“两似”,应是借用了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及石涛“不似之似似之”的话。原意是两位大师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论概括,我个人对赞语的理解是:说倪振人的画,既达到了神气与情感的“似”,又达到了形的“不似”,这个所谓的“不似”,实际已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具有神韵的形“似”。
《幽山清音》68cmx68cm
因此吴䍩木先生所说的“两似俱臻”,实质上就是:“不似”也要以“似”为基础。可见,吴䍩木先生的“两似俱臻”是对倪振人绘画水准的一个极高的评价。
《芙蓉帐里度良辰》90cmx180cm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