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姜永久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当代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人民艺术家”王蒙曾言,“新中国的命运也是我的命运。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建设是我一生的经历,也是我创作的主题。”
走过75年,有过多少奋斗拼搏,就有多少豪情激荡。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今日之中国,正在不断汇聚起澎湃的伟力。
新征程上,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应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创作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出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能够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精品,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姜永久,1959年4月生于重庆市荣昌区,业余画画,自学。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油画学会理事 ,荣昌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1976年高中毕业下乡当知青2年
1978年3月在西藏昌都军分区政治部当兵3年,期间有作品两次参加西藏军区美展
1984年创作水印版画《动脉》参加四川省职工美术书法作品展
1990年创作油画《收拾》获重庆市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1991年创作油画《国际歌》参加四川省建党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2011年8在重庆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姜永久油画展
2011年油画《风景》入选重庆第十四届美术书法摄影展并获三等奖
2012年9月在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梦回乡野”姜永久油画展
2015年5月在古剑山艺术村梁益君工作室举办——“山野之境”油画写生展
画意旅踪 通“心灵”,得“机趣”
——为艺术而生活的姜永久
文:左永红
这里有草深处的鸣蛙 ,雨过天晴后的一蝉噪,满院关不住的庭趣。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淳朴的田园,生活的机趣。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姜永久正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美的这样一位画家。
《春风》
《后山》
从他的《蝉声》、《蛙鸣》中可以看出姜永久并不是在对景写生,也并非客观地描摹荣昌家乡的风景,而是通过从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出发,很真诚率性地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情韵,所以我们仿佛能从画中听见那鲜活的生命意象。
《荒林》
姜永久在不断转换社会身份的过程中,从开始到现在他一直不曾放下画笔,从小与绘画结缘到现在,他对于艺术的热爱丝毫不减反而与日俱增。从参加工作开始,连续几十年的时间里,每年利用公休假,到重庆周边古镇去、到他生活的周边乡村去写生。他喜欢去没有商业痕迹,非常安静的地方,他面对对象写生的时候,不是以再现的方法画出来的,他没有介入当代,而是依然自处在自己构建的关于他和他的绘画世界里,吃过早饭就出去画,中午喝一点水,晚上才回来吃饭。绘画回到了纯粹的状态,是一种最直接,率真的、不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的即兴绘制,所以他选择了写生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这与时髦当代艺术渐行渐远,因为他知道当代艺术从来都不是轻松的,在观念介入当代艺术之后,艺术家总是背负着一些责任,这是一种约束,这种约束足以使得艺术家们感到焦虑。但是人的本性并不允许他一个劲儿地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的,表现的还是当代艺术家们就指责其没有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即事物背后的观念。
《家乡野趣》
有人提到说姜永久虽然画了很多画,但是没有形成很强的风格。实际上作者是最不了解自己作品的风格的,因为风格是作者个性的直接反应。而风格又是在和他者的不断对比产生的。就如在梵高本人看来,他在再现自己在阿勒斯卧室的画,表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恬静”而其他人在看到这幅画时看到的是“这幅画充满了速度的汇聚、令人头晕目眩的棱角、激烈的色彩对比”(迈耶.沙宾《对梵高的一幅画的欣赏》在《观察家》杂志1946年秋季版 第11页) 所以要得出结论的话,他的绘画是为了从自身周围的复杂性中逃离出来以显示自己最直观的绘画冲动,如果要以某某主义来定格分类的话,那就是自由、率意。
《老树》
奥地利裔英国著名艺术心理学家安敦•艾仁椎格(1908-1966),他在名著《艺术的隐秘秩序》(1967)中提出了“率意形式”的概念,是为英国形式主义艺术理论家克利夫•贝尔之“蕴意形式”(又译“有意味的形式”)的反概念。那么我认为姜永久的画是率意的形式。对比而言当代艺术的观念绘画是蕴意形式。
《老寨》
他的油画写生中的率意的形式还反映在艺术家在作品的构思时间比较短,是情感冲动、视觉力对对象的知觉作用,不是在市场的感召下工作的,他排除了作品受众喜爱与否的焦虑,不会去迎合一般大众消费都能接受的普通、低级趣味。艺术家写生的主观态度是一种单纯的态度,放弃了名利、地位、金钱等的追求,而呈现的是美的追求,愉悦自己再愉悦他人的追求,仅仅是艺术个人审美的直接反映。在这种意义的驱使下姜永久的绘画就避免走入一个极端,畸形的倾向。而他的写生画还有一个去商品化的过程,艺术家不是在见到金钱的时候才感受到的诗情画意。他的画不符合商品构造化了,包装化了,偶象化等等特征,他的写生是为了绘画而绘画,只是笔触肌理和颜料色层,运笔的身体动作相配合的过程,更是为艺术而生活的姜永久的态度的体现。他写生过程中无需去迎合他人的口味,不择手段地讨好多数人,为取悦于对象而猥亵灵魂,扭曲自己,屈服于世俗。他就是为艺术家自己活着,不为他人所左右,并且不为他人而表演,其生存就是自我的。写生——写意的过程是一种“自娱”以“娱人”的态度,艺术家作画时是一种轻松、愉悦,高度的率意的自由,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率意的绘画过程。
《牧场》
他的作品即写实又写意,很多人感觉都有国画彩墨的味道,在爱好西方油画的同时他更注意本土文化环境的结合,吸收西方艺术的形式要素,以画家的眼光观察乡村的生活,一种乡村怡然的诗情隐含其中,给人一种完美、明快、在视觉思维上获得解答式的心理感受,而不会使人。画家在单纯与变化之中,寻找着一条通往艺术的恬静小路。
《秋语》
从他爱好绘画开始,他就知道“艺术的道路在于自己的心中”,所以他要下决心“走自己的路”从描绘乡村的具体的山水,故乡的具体景物和主观意象的结合,他将所选的景物裁剪和重构、概括和意象化的处理。他对景物有了更多的取舍和概括,对物体细节的描写,都统一在大色块中。如《蛙鸣》、《微风》、《家园》、《松语》。从这些画作中,可以看到姜永久挣开了形体的、细节化的束缚,服从整体的色彩的探索。所以有人说他是行吟在色彩的世界里。
姜永久的艺术道路正如同他在乡村道路上来来回回,他从来没有舍弃过,而且并将长期坚持在这些他熟知的乡间小路上,去寻找他迷恋的景致,去寻找心目中的美丽的色彩,更是去寻找家乡感情的依托。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