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张树奇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当代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人民艺术家”王蒙曾言,“新中国的命运也是我的命运。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建设是我一生的经历,也是我创作的主题。”
走过75年,有过多少奋斗拼搏,就有多少豪情激荡。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今日之中国,正在不断汇聚起澎湃的伟力。
新征程上,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应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创作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出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能够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精品,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张树奇,字老树、岩藤,号陇上行、黄河坡上。1961月3月生,兰州人,明初祖籍南京凤阳,现居成都。中共党员,戎涯14载。雅安市书协会员,南京市长江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新加坡艺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交流收藏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交易润格评估中心特约艺术评估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曲书创始人。
自幼喜爱书法,早期小学任教萌发对书法的追随,后自有诗曰:“西风古道雁南迁,翰墨如椽路忧慢”。在工作生活及自然界中探索书法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从对书法的感性认识到理性培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和学习,正确认识当代书风,追求传统与出处,以古人为师,研习古代书法大家的墨迹与风格,汲取精华,守正创新,自成一体。其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入编全国性书法展览,被多家博物馆及艺术团体收藏。期间创作发表古体诗词20余首。
笔墨中流淌的文化积淀与创新追求
张树奇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融汇于笔墨之中,构筑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他不仅在传统书法领域内坚持经典与创新并重,还在诗词创作中展现了独到的艺术眼光。
自幼钟情书法的张树奇,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在工作生活以及自然界中,持续探索书法艺术与文化的关系,通过感性认识与理性培植,逐步形成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张树奇以古人为师,精研古代书法大家的墨迹与风格,汲取其精华,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与学习。他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全国性书法展览、博物馆及艺术团体收藏,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书法技艺的认可,更是对他坚持传统与创新的致敬。
张树奇的书法作品表现出对传统书法的尊重和对现代艺术语言的探索。他将传统技法与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相结合,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他在书法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守正创新”精神,正是他对书法艺术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在他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古人笔法的传承,也能感受到现代艺术理念的融入。
除了书法,张树奇还在古体诗词的创作上展现了他的才情。他创作的古体诗词,多以书法作品的情感为基础,抒发个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见解。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他的艺术表达,也让他的书法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张树奇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作品本身,更在于他对书法艺术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作为雅安市书协会员、南京市长江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新加坡艺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交流收藏协会副主席,他不仅在书法创作上不断追求卓越,还积极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与交流。特别是作为曲书的创始人,他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努力,进一步展示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深厚造诣和广阔视野。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张树奇的书法艺术依然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芒,同时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张树奇用他独特的艺术语言,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篇章,也为未来的书法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对联 136X70cm
毛泽东词重上井冈山(下)136X70cm*2
中华印象136X70cm
岳飞词满江红 写怀453X35cm 长卷
岳飞词满江红写怀453X35cm长卷
岳飞词满江红 写怀453cm✕35cm长卷
横幅 136X35cm
横幅 136X35cm
横幅 136X35cm
横幅 136X35cm
横幅 136X35cm
春芽 136X70cm
对联 136X25cm
单条136X35cm
单条 136X35cm (诗仙仰慕)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