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5年的风雨兼程,75年的砥砺前行。75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热爱与期盼。向祖国诉说,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每一寸沃土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条河流都见证了变迁的波澜。绘画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它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回顾中国美术的发展,美术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焕发出蓬勃的创作热情,在美术创作上凝心聚力,创作出一大批体现新时代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如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粒粒皆辛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父亲》《黄河》,雕塑作品《旗帜》《伟业》《追梦》,水粉作品《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向社会主义前进》《夜雨潇潇》等。美术工作者守正创新,生动表现中国精神、时代精神,作品的思想内涵、气象格局和境界品格,形成了“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创作新格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自信地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蕴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努力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深刻反映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切感应时代主题和人民心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当代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人民艺术家”王蒙曾言,“新中国的命运也是我的命运。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建设是我一生的经历,也是我创作的主题。”
走过75年,有过多少奋斗拼搏,就有多少豪情激荡。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今日之中国,正在不断汇聚起澎湃的伟力。
新征程上,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应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创作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出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能够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精品,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曹答轲,风景园林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成都市三人行美术馆馆长,李兵美术馆馆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先后师从何应辉先生、秦天柱先生。
书 画 观
曹答轲
书画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独具的艺术精神,是书画意境的重要表达方式。将现代生活融入民族审美的文化元素,从感性诉求转化为理性需求,已成为人们生活空间和视觉环境不可或缺的一种审美方式。要创作出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作品,需要情感交流的文化载体,更需要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绘画之所以为艺术,是因为它通过内容、造型、色彩、构图等元素创造出视觉形象,传达出画者的意图和观念,从而使引发观者感知并达到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绘画的价值与意义取决于画家的精神境界和审美高度,思想观念与个人成长、社会境遇与文化修养。
绘画中的技巧是为思想观念、情感表达充分服务的,好的作品中技巧往往是被隐藏起来,处于幕后。艺术家通过题材取向,造型习惯,色彩运用,技法特点等等,达到具有一定艺术高度的绘画个性语言。
对于书画创作而言,以惯性的思维和观念,毋庸置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多元化的艺术探求。
今天,全球一体、文化多元化,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相结合,更多地运用中国书画相关元素到艺术作品中,表达了中国传统的视觉审美,既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