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汲取灵感,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展现人民的风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只有扎根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为人民而艺术”,意味着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期许,也是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艺术作品应当是人民情感的共鸣器,是人民生活的写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粮。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牢记,让艺术的种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灵,让“为人民而艺术”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方志平,字子平。1954年11月出生于苏州。1971年入苏州工艺美术局技训班学习山水画(时值“文革”,美专停办,由工艺美术局代办教学,教师班底全由美专原班人马执教,故有幸得张辛稼、费新我、谢孝思、许十明等先生指导)。后入苏州吴门画苑。
1989年秋,来日后入国立和歌山大学教育学部,主修现代美术与南画关系。
2005年,作品《俪州月》被日本文部省购入,由东京大学收藏。
2014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2014年,现在作为自由画家活跃于中日的文化艺术交流之中。
2018年至今,进行多次国际交流展览和个展。
艺术履历:
1972年第一次参加苏州工艺美术局(18岁)汇报展,仿王蒙《青汴隐居图》,获得好评,时值“文革”不设奖。
1986年1月参加苏州第八届青年画展江苏省作品《姑苏春晓》,被有关单位收藏,画幅为:162cmx450cm。
1990年以来在日本举办过20余次个展,地与干方都,和歌口、大阪、神户等城市,当时日本地方多家新闻媒体报导;和歌山新闻、滋贺新闻、朝日新闻、京都新闻等媒体机构均有刊登。
2000年为日本在任的交通部长二阶俊博刻10cmx10cm“日本运输大臣之印”一方。
2004年为原总理大臣村山富市刻2.5cmx2.5cm印章一方。
2005年作品《丽州月》被东京大学购入,陈列安置于“安田大讲堂”陈列室。
2005年参加全日本水墨画展获“朝日新闻社”奖。
2006年参加全日本水墨画展获“众议院议长”奖。
现任全日本水墨画常任理事,南风水墨画会主宰,日本关西中华艺术家联合会副理事。
方志平评论
子平是苏州人士,早年就读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山水科,打下了坚实的笔墨基础。一九八二年进入【吴门画苑】深造。亲炙谢孝思,费新我,吴羧木,张星阶诸先生,以清初四王为根底,始悟画为心象之实理。中国的传统画家,无不以临摹为起点,千临万摹,古贤名作烂熟胸中,继而踏遍干山万水,以画理观山水,以山水为实画。子平也不例外,饱览祖国多处的大好河山,画艺大进。费新我先生曾赐题【吴苑新蕾】鼓励之。
——陈茗屋
著名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叶青曾称赞道:方子平,生于东吴,谋生东瀛,观其画,知其人,盖其人在东瀛而心系故土,所谓血之于水而浓乎、情系于土而深切,文化根植于人大抵是本性不能移的。对于方子平的画更是“至平志静,方有方圆”。
——朱叶青
《百事如意》40cm×25cm
《读书图》45cm×28cm
《放羊图》45cm×28cm
《故乡》45×28cm
《观田图》45cm×28cm
《归隐之乐》95cm×120cm
《千岛湖之歌》95cm×120cm
《秋声》95cm×120cm
《上路有兄弟》95cm×120cm
《石湖》45×85cm
《太湖美》95cm×120cm
《望海不见渡来船》45×28cm
《未能抛得杭州去》95×120cm
《无钱渡江》45cm×28cm
《西岭千秋雪》45cm×28cm
《西子悠悠图》95cm×120cm
《仁者爱山》
《江南樱月》
《闲看江后小山》45cm×28cm
《雪域夏晴》45cm×28cm
《雲游》95cm×120cm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