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美在中国》——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上闪亮 | 专访高大国
2024-12-18 13:20    网络
0

  前言

  中国文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愿景。美在中国,是五千年文明沉淀的瑰宝,是新时代精神的璀璨光芒。从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汲取灵感,以笔墨丹青、音符旋律,勾勒出一幅幅时代画卷,书写着一曲曲民族赞歌。

  “美,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精神。”这不仅是对中国文艺的深刻理解,更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寄语。中国精神,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是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文艺,作为中国精神的镜像,它应当是时代精神的风向标,是民族精神的灯塔。

  “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闪亮”,意味着我们要以中国精神为引领,以文艺创作展现中国精神的深度与广度。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既要仰望星空,追求艺术的至高境界,又要脚踏实地,扎根于中国大地,从中国精神中汲取不竭的创作灵感。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成为照亮中国精神的明灯,成为推动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强大力量。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不仅是对文艺价值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寄语。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闪亮,成为我们共同的使命与追求。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上熠熠生辉,用文艺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美在中国——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闪亮”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让中国文艺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创荣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高大国,安徽天长人。1971年出生于千秋古郡-石梁,字子同,号书艺轩主人,三适堂,砳闲斋,又名高仝,高三适,书法硕士研究生。书法师从欧阳中石、沈鹏,诗词师从周笃文、郑欣淼、钟振振、周啸天,国画师从李豫灵等名家;现就职于华夏认证中心兼天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中国书画展示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终身会员、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终身会员、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网工委副主任、安徽省楹联学会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大视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书法有道》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天长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上海江河书画院副院长、上海四海书画院副院长、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副秘书长、滁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滁州市作协会员、天长市科协委员、《雅风天长》公众号总编、天长艺苑书画社社长、安徽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兼驻天长市联络站主任、滁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长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天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雅风天长》诗社社长兼总编,天长市石梁镇作协主席。原安徽省城乡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天长市人民政府招商顾问、天长市诗词学会原副会长等职。在近三十多年中,曾多次在全国、省、市书画、新闻写作比赛中获一、二等奖。书法作品曾在新加坡、泰国、港、澳、台和全国各省参展。个人小传和作品被录入《中国硬笔书法史》、《世界名人录》、《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书画艺术鉴赏辞典》、《世界美术家传》(华人卷)、《世界美术书法世纪末成就大典 》、《国际人物辞海》、《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书及书画博物院珍藏,1998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书法家”,1999年书法作品获建国50周年名家作品赛精品奖和龙腾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铜奖。诗《落纱女》、《金秋有感》被中国当代作家陈列馆永久收藏。纪实文学“志在高新、谱写银龙”入编国家体委《群星璀璨》一书,并在《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书法选集》、《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中国书法导报》、《全国优秀师生书法集》、《书法报》、《光明日报》、《首届中国书画小作品选集》、《中华创业功臣大典》、《秘书世界》和《滁州日报》全国各大报刊、电台发表作品和稿件500多篇。2006年6月个人作品和荣誉入选文化部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编撰的《祥和中国》辞书;2015年12月书法荣获首届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优秀奖,诗词《桂花香》荣获首届诗歌散文大赛银奖,2016年书法入选“学习大军”全国书法大展、2017年诗词书法个展在北京国展美术中心成功举行;2023年书法作品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2024年书法作品入展“百年风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暨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学术交流展”。著有《拾遗诗词书法作品集》等。

  高大国艺术评论

  襟抱三才得雅气 笔挥九章见精神

  雷海基

  读高大国先生的《拾遗诗词书法集》时,不由得想起清代沈德潜这样一段话:“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说诗晬语》)也记起陆放翁说的“功夫在诗外。”一首诗的成色,固然需要诗词文化功底,但关键是作者的内在修养。革命烈士夏明翰赴刑场时写下了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看似文辞平淡无奇,却也是广为传诵的好诗。因为,这首诗展现了夏明翰非比寻常的襟抱。

  为什么襟抱关系诗的格调品位?梁代刘勰说过:天地是两仪,“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文心雕龙》)人是天地人这三才中的关键,人参之则天地活,才成社会,成世界。所以,所谓襟抱是对天地人三者的态度,也亦即对世界的态度。平常说的“态度决定一切”,是指襟抱的重要。诗言志,诗人写诗必然会反映自己的襟抱。

  天,既指天空,更多的是指时间,谓天时,日月星辰的运行就是时间。如月、日、星、辰,是天体,也是时间概念。诗人的襟抱体现在对天、地、人的看法,亦即对时、空、人的看法,也就是平常说的人生观,诗人会自然流露这三观于诗中。如高先生诗《秋思》“莲洁藕丝牵梦思,几回追忆草堂时。任今广厦如林立,千古何忘子美诗。”诗中的“追忆草堂时”是时间,“ 广厦如林立”是空间,“ 子美”是人。天地人皆入诗中,作者与杜甫一样,关心民众的居住条件。

  天地人三才是面前的对象,是客体,还有个主体—诗人,襟抱既体现于诗人对待天地人,也体现于对待自我。

  且看高先生诗中的襟抱是如何表现于天、地、人、我这四个方面的。

  观天地。天与地之间空阔无限,容纳万物。诗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空间,看到一定的事物的。诗也就一定写出一定的空间中的事物,对天地事物的看法会自然流露。如他的《观荷》“世间花叶不相伦,秋入金盆谁作尘。惟有残荷窥菡萏,倒身同乐任天真。”作者从秋天的残荷,看到的是天真,而不是悲伤,也不是忧愁。可见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桂花香》“ 满地桂花香,邀君赏月光。秋风送清韵,皜洁映樽觞。” 见到满地香桂花,作者并不据为已有,而是置酒邀请朋友共赏,亳不自私。《观王亚洲游某地照片有感》“置身田野得闲暇,修竹春花满目雅。一叶轻舟随水下,笑言天地属王家。”将天地归于王家,体现了作者的慷慨、豪迈和大气。以上均从观天地事物中看到了作者乐观,不自私和豪爽的胸襟。

  览古今。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时间是无限的。诗也会流露对某一时间里事物的看法。如《清栎道》“袅袅清栎道,时时绿影春。而今谁作主,还看后来人。” 作者不仅看到眼前清栎道绿树成阴的风景,更想起后来人。又如《看桃花》“君问此花开,佳人不复来。三千春似梦,盛日待天才。”今天桃花开了,但以前来赏花的佳人没来,什么时候来呢,等到种桃花的好手来把桃花栽种得更好,恐怕就来了。诗利用时间差,将桃花诗写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昼夜炒身计,尤珍客后声。”(《炒饭哥》)作者不仅看到炒饭哥昼夜炒饭,更看到客人吃过饭后的反映。这几首诗对时间的把握与运用,使诗意自出,体现出思虑千年,容纳古今的能力。

  爱民众。人是天地之灵,若只观天地览古今而不及人,会没有灵魂。一首好诗一定是写人的性情的,而性情发于襟抱,襟抱也会作用于性情。且看高先生 《元宵寄》“元宵灯作市,心欲付君知。但等东风过,春归柳上时。”元宵灯节时,作者思念亲人,欲将自己的心付给亲人。值得将心付与的应该是心爱的人。可心爱的人不在身边,什么时候有机会呢,春归柳上时。《流年》“花放燕归来,闲园笑语开。流年若春水,时育众良才。” 作者思考流逝的年华,想到时间如同春水,将会浇灌滋润众多的人才。作者盼望众多人才出现的心情热烈且迫切。《中秋》“中秋倍忆乡,蜂蝶叶边忙。心寄天宫月,嫦娥独仿偟。”中秋团圆之日,作者思念家乡,更想到嫦娥这类远离故乡的人们。他甚至发出这样的感概:“今人回首千秋事,原是华年圆月常。” (《岁月》)这些都反映高先生有着爱亲人,爱家乡,爱民众的仁爱之心。

  修自身。诗人自身是观天地,览古今,爱民众的基点,只有不断修养自身,才有足够大的襟抱,才能通观天地,纵览古今,博爱民众。所以,有襟抱者无不重视修养自己。高先生也是这样作的,有他的诗为证,《夜深》“三点无眠听雨声,此时雨滴夺辰更。欲求雨点比春意,安敢卧床虚度生。忽若鸡声争雨后,声声入耳似长征。雨耕风影笑酣寝,惟有借书看古城。”夜深人静之时,他听到的雨声就是时间的脚步,人生不能虚度,鸡声催人踏上长征之路,天未亮便起身读书。还如《和风》“习习和风天上来,暖暖正气百花开。初心不忘千年业,复兴号鸣世界台。”春天来了,他想到的是要开始新一年的事业,不能忘了国家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舞台的初衷。

  当然,他也有以上情况兼有的诗,如《中秋赋》“春去秋来丹桂香,月明星满照山岗。又逢佳节信思念,唯托嫦娥送皓光。”在月圆的佳节时光,看到了近处的山岗,想到了远方的亲人,便托嫦娥将月光送给亲人。时、空、人、自己四者皆在诗中。《沉浮》“白发当头春岁留,人生沉寂又几何?面朝日月云帆挂,笑看江湖风雨多。” 春岁是时间,日月云帆是空间,人生是人,笑看是作者自己。这两首都包含以上四个要素,折射出作者的襟抱。

  以上四者,修自身是基点,其余三者是面临的对象,诗人站在这个点上观天地,览古今,爱民众。基点的高低,决定襟怀的宽窄,抱负的大小。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大丈夫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共产党人认为: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明代谢臻认为:“诗要正大雄壮,纯为国事。”国事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事,人民大众之事,而不是那些低级趣味的俗事。要想写出好诗,既要学习文化、诗词基础知识、艺术手法等,更需要修练自己的诗外功,以扩大胸襟,树立理想。

  古代名家早已论述过天、地、人三才对于诗的重要,晋.陆机《文赋》指出,为文要“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前者是时间,后者是空间。梁.钟嵘《诗品序》云:“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诗人要如烛光一样仔细观察天、地、人,照亮天、地、人。从天、地、人三才中发现诗意,或将自己的性情寄于天、地、人,是写诗的根本途经。如果写不出诗,或写不好诗,就需要于天、地、人、已这四者找原因,下功夫。

  高先生的诗虽然难免文辞上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他的诗反映了他有宽度的襟怀和有高度抱负,透过他的诗可以看到诗是如何反映作者襟抱的,又如何用艺术手法写出自己的性情,展示襟怀与抱负,正所谓“襟抱三才得雅气 笔挥九章见精神”。

  (雷海基,原解放军某部队政委、大校,军旅诗人,诗词评论家,全国第七届华夏诗词奖优秀论文奖得主,著有《诗词快速入门指导》《古今名家论诗词语录》《好诗创作谈--雷海基诗论文选》)

  居今稽古 心手无间

  ——高大国书法艺术浅谈

  郑训佐

  最早见到大国的书法作品是在朋友所建的微信群里,印象是笔下已具相当的功力。今年春节返乡度假,书画界同仁召集了一个沙龙式的恳谈会,大国参与其事,并携作品传观,对其人其书便有了进一步了解——虽然他从事的职业与书艺无涉,但自幼却对翰墨怀有发乎天性的挚爱,在日后学习的过程中,又得到欧阳中石、叶培贵等名家的点拨,故发而为纸上烟云,自有一番不俗的气象。

  大国之于书艺,诸体皆涉,但较而论之,大草则是倾力最多的书体。此可谓习书者的正途。因为虽说自古对书家的要求是博涉百家,出入诸体,但这种多能毕竟是技术上的储备,是知识与文化素质的积累,其宗旨是以厚积薄发之势支撑起最为心仪的那种书体。其中所体现的美学上的理路可谓一目了然。譬如,隶书固然可以正本清源,使书写者直达历史的深处,寻求到艺术生命最本质的依附,更可以通过技术的介入,丰富笔法,乃至矫正因笔法的单调而造成的弊端。无疑,大草是最富表现力的书体,因此在精神上最具想象力,在情感上最具蛊惑力,在视觉上最具冲击力,而这一切所以能够实现,如从技术的层面观照,则与书写过程中“援毫掣电”的速度关系极大,但速度达到极限,如没有达到极限的技术作为后援,则点划线条必然浮滑,风格必然浅俗。这几乎成了书家的铁门限。纵观书法史,真正称得上大草巨子的,确乎不多。这其中除了禀赋、文化诸因素外,以上原由不可低估。因此,涉足大草者必须自我警示并寻求技术上的拯救,如篆书的劲直可以矫正线条的疲软,隶书的厚重可以消解点划的飘忽,甚至魏碑的方峻也可以适当地强化笔法上的生辣。以理衡之,大国专情于大草的同时,也旁及其它书体,似乎含有这样深意,并且在他的创作已呼之欲出。其大草目前的格局主要体现在字形与点划线条的连绵上,而用笔则近乎行书。这是较为理性的处理方式,其用意是遏止因连绵而出现的流滑。此外,方笔、涩笔、枯淡之笔的加入,也在节奏上起到了一定的调节功能。这显然受到了沈鹏先生的启示,据实而论,沈鹏先生确乎是当代草书名家中在大草的创作方面极具创变的一位,其中的一些艺术元素无疑为传统书法的与时俱进提供了典范,因此对他的参照,也是稽古而居今的一种方式。

  大草之外,大国涉及较深的则是隶书。的确,汉以后直至清代中期,因多种因素的限制,如前代墨迹的缺失等原因,隶书的创作在技术和境界上没能达到理想的高度。但随着相关的历史文献的大规模出现,隶书越来越受到今人的关注,并试图在创作上开辟一条推陈出新的坦途。近些年,隶书在各类展事中所占比率甚高且新意叠出,就是显著的标志。大国之属意于隶书,无疑是受到了以上艺术走向的引导。其书多依傍《张迁碑》、《石门颂》,前者方峻厚重,后者古拙圆劲,如将二者融为一炉,其味自醇。从面貌看,大国正在融合的过程中。今后,若在此基础上参照汉简则必有可观。因为这毕竟是汉人的遗墨,其精微处足可以弥补汉碑之缺失。当今,在隶书创作上,卓有成就者多受惠与于汉简。但当代隶书在展现令人感奋的繁荣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薄弱环节,即一些书写者缺乏相应的也是必要的学术支撑。因为隶书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中介,所谓“隶变”云云便一语道破了它的文字学意义的实质。无视“隶变”或对“隶变”不甚清晰情境下的书写,即使技法精湛,也必然削弱它的文化含量。大国若能于此苦下心力,便可以文质兼得,进入文人化的书写,并超逸同侪。

  大国属70后,正所谓富于春秋,来日方长。虽说天长在地域上僻处皖东,但在文化底蕴上却是近水楼台,深得扬学沾溉,因此,文学书画,代不乏人。仅近代以来,就有宣鼎、吕荧等名家彪炳史册。近年来,不但形成了在文坛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群体,也出现了一批在书坛画界相当活跃的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国,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在家乡的艺术平台上和公益事业活动中经常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凭着这一份执著和热情,其书艺渐至佳境是指日可待的。

  (郑训佐,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孟子译注》等,曾获教育部教材奖、山东省社科奖、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导师奖、山东省文化精品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等奖项。)

  高大国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袁爱国
《美在中国》——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上闪亮 | 专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曹铁争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周钦尧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