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大美之春》——刘振寰|2025乙巳新年特展
2025-01-07 08:33    网络
0

  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

  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刘振寰,毕业于抚顺教育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结业于文化部中国重彩画髙研班。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抚顺市第七届、第八届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抚顺市东洲区文化馆美术摄影部主任馆员、政协常委。

  1987年获首届全国商业美展一等奖。

  1997年美术作品入选两岸美术展

  1997年获辽宁省艺术(文化)馆美展银奖

  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辽宁省美术作品评奖大展,获优秀作品奖

  2001年入选辽宁省美术精品展

  2001年获抚顺市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美展一等奖

  2002年获中韩美术展优秀作品奖

  200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美展优秀作品奖

  2005年入选纪念辽宁省政协成立50周年政协委员书画展

  2008年入选全国群文美术大展

  2012年入选万里海疆行书画展

  2013年入选全国中国画展

  2013年国画作品入选抚顺优秀美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

  2017年多幅作品入选马来西亚中马文化交流展

  作品被文化部、台湾大台中美术会、辽宁美术馆、辽宁省政协及藏家收藏。多篇论文发表于《美术报》《美术大观》等专业期刊,传略入编《海内外中国书画名家》等12部辞书画册。曾获抚顺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腾飞奖”"文艺创作一等奖"。

  2023年物外游心与自然对话百人书画展

  2023年悠然十载雪韵冰魂辽宁省冰雪画艺术研究会作品展

  2024年国画作品获抚顺市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一等奖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矿工家庭,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何其"贫苦"只因那时家庭人口较多,只靠父亲的微薄工资维持生活。有时要靠"互助金"来支出家里开支。在我上小学时还穿着姥姥做的布鞋去上学。书包是哥哥姐姐用过的旧书包,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正直善良,教育子女要好好学习。当我的哥哥姐姐上山下乡后,家里更是困难,老父亲从矿里选煤厂化验室要求到采煤一线去工作,只为了多挣点入井保健费以帖补家用。

  我从小喜欢涂鸦,钟情绘画,从小字写得很好,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学校美术组组长,课余时间写黑板报,画专栏,刻钢版,画宣传画……。

  记得七十年代吴云华老师,军旅画家柳青到龙凤矿体验生活写生创作,在俱乐部二楼画室我家离的很近,常去看老师们创作,心存仰慕和敬佩,对绘画的崇敬之情由然而生。立志要当一名画家,有理想,还要追逐梦想,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家虽贫寒,父母给的几角零花钱,省吃俭用,也要到新华书店买几本画册和小人书。《工农兵形象选》,方增先《怎样画人物画》,髙玉宝的《我要读书》华三川的《白毛女》等等都是我启蒙学习的范本。

  七十年代抚顺矿区美协主席衣惠春老师,宋宜春老师多次办班讲座,还曾邀请鲁美王盛烈,许勇老师讲课,吴云华老师多次到抚顺矿区采风创作,我也曾数次跟随这些老师深入矿山画素描速写……。当时得到老师的指导与教诲,受益无穷。

  衣老师曾跟我讲:要好好画画,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改变你的人生。这句话几十年来做为人生信念铭记于心。

  一九八三我考入抚顺教育学院,师承著名版画家赵经寰教授。系统的学习了素描,色彩《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更主要的是学到了形式美学和创作理念。呑吐古今,涉猎中外,我的从艺之路是不断在东西方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并从中发现美和创造美。我深知读书兼得墨趣,并注重品格修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十年来所画速写近万张,读书笔记几十万字。我也曾用数月之工临古画长卷,在家看电视或看电影用记忆方法绘成连环画。也曾为画好一幅画彻夜不眠。只有不断的学习,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和对艺术的虔诚和纯粹才可能取得点滴的进步。

  一九八七年在全国商美展中我的《满江红》荣获一等奖,当我从北京领奖回来后,喜事连连,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知识改变命运,绘画改变人生,还调入政府机关,在机关工作几年后,觉得于我所热爱的事业有差距,不做官员,当馆员,找组织要求到文化馆从事专业。在文化馆美术干部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工作,使我的才能得以发挥,薪火相传,文脉相承以培养美术人才为己任,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大赛摘金夺银,履获殊荣。培养的学生考入髙等艺术院校,成为专业人才。一九九八年被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授予"全国青少年优秀辅导教师"。组织大型美术,书法展览三十余次。二0一七年由我组织策划的抚顺优秀美术作品七十八幅作品在沈阳图书馆举办"劳动者之歌"画展。近年来,先后在抚顺市老干部大学,沈阳市图书馆公益讲座,讲授中国画,广受赞誉,使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日月更叠,光阴茬苒,几十年匆匆而过,几十年来钟情绘画,痴心未改,铁砚磨穿,奋斗不息。师古人,亦师造化,以虔诚之心走近造化,记录无限风光,攀登过山峦奇峰,足迹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登泰山,遊黄山,赴峨眉,走敦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开扩胸襟,增长见识。当我在敦煌看到古代先贤创造的优美壁画时,我内祖国的文化瑰宝感到骄傲与自豪。当我漫步在卢浮宫欣赏到世界名画时感概万千……。

  艺林探幽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勤耕田无多有少,苦读书不贵也贤。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我将坚守初心,痴情绘画,不求功利,只缘热爱,活到老学到老。两个屋,一墙书,一壁画,是我的人生乐趣。回首走过的路,要感恩师长,感恩时代,感恩各级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厚爱。更感恩绘画和我的家人。要学习的也很多,向先贤大师学习,向同道学习,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回报我的老师和朋友们。

  刘振寰

  有志者事竟成

  中秋节既是喜庆丰收的佳节,也是千里寄相思的日子。近几天,我的思绪一直沉醉在抚顺著名国画家刘振寰精采的国画作品上和他在谈艺录的肺腑之言中。他的作品让我赞叹,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爬雪山场面,犹如龙腾虎跃,神兵天降;那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士集聚于林海雪源,准备于敌人殊死一战的瞬间;那西藏少年的风华与帕米尔高原上的维吾尔族风情,这些作品所折射出的乐观、坚强、从容、平和的精神风貌,让我深悟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命的意义。而他用中国画传统功力所营造出来的山水画作品則是千松挺翠、万峯横空、長城逶迤、飞流高悬,这雄浑博大的气势令人浩然之气油然而生。

  他用一种苦行者的奋斗精神去追求自己的艺术天堂,尽最大的才智去完美表现他对自然对人生真善美的爱恋。而他艺途中的经历,多为我历历在目的见证。我自七十年代初任抚顺矿区美协书协主席的三十年间,先后邀请著名画家王盛烈、宋雨桂、赵华胜、许勇、李福来、张希华、孙呜邨、程祖德、来矿区讲学、授课、办展,并按排李爱国,韩敬伟、纪连彬三位鲁美毕业生来矿区毕业创作,这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吸引并聚集了一大批有志于绘画艺术的青年学子,为他们日后的艺术之路起到开拓和引领作用。刘振寰则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他的天赋和勤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初次相识时,我对他说的话,四十年依然铭记并身体力行,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绘画改变人生的夙愿,让我为之动容。

  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追求,有学识、有成就的画家,在茫茫的艺海中勇敢地博浪前行。毛主席他老人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振寰的成才之路正是悟其道而成器。一是有真性情。他为人忠厚仁义,与人无狂语与事无妄为与艺見真爱。二是有真功夫,他一生勤奋,不务虚名而勤于读书并练就一身游刃有余的艺术本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上万张的速写见证了他的功底。

  不可忘记的,抚顺是他成才的沃土。抚顺不仅曾是中国的煤都,亦是大清王朝的肇始之地和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就当代美术而论,抚顺这块文化沃土走出了关东画派的创始人,一代大师王盛烈、画坛巨子宋雨桂和当代形式美学集大成者,学者型独创性画家赵经寰,这东北绘画领域里的三杰,他们的人格力量,作品经典,影响深远,刘振寰的成才之路凝聚着他们的精华。

  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是大业伟业,愿振寰在此大业中奋斗不止,不负平生之志。

  衣惠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悲鸿画院研究员。

  于北京惠风堂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美在中国》——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上闪亮 | 专
《大美之春》——刘振寰|2025乙巳新年特展
《大美之春》—— 李宽|2025乙巳新年特展
《大美之春》——张济凯|2025乙巳新年特展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