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贾炜
2025-01-10 10:47    网络
0

  前言

  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汲取灵感,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展现人民的风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只有扎根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为人民而艺术”,意味着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期许,也是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艺术作品应当是人民情感的共鸣器,是人民生活的写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粮。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艺术的种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灵,让“为人民而艺术”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创荣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贾炜: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现居重庆、珠海、威海和邯郸,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河北邯郸油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3法国巴黎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铜奖法国巴黎

  2013法国巴黎卢浮宫国际美术展中国选区金奖南宁蓝天美术馆

  2013第12届全国美术展河北展区入选河北美术馆

  2013翰墨华章大美邯郸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邯郸美术馆

  2014庆祝建国65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入选河北美术馆

  2014中法建交50周年-巴黎东西方国际艺术展金奖南宁蓝天美术馆

  2015首届凯歌杯中国画百家精品展入选厦门

  2015香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展入选香港

  2015中国画学会——明德.和融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济南组委会收藏

  2016香港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书画大展优秀奖香港

  2018第13届全国美术展河北展区入选河北美术馆

  2018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展入选香港

  2020年墨韵中华书画展金奖

  2023年入选法国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

  贾炜的作品还是属于现实主义写实风格。虽说早期经历过变形、装饰等唯美风格的追求。但很快就回归写实。除了某阶段画过一批西藏等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还算中规中矩,后来则强调主观意识,突出构成形式。

  《太行!太行》150cmX180cm

  如《太行颂》,背景似山似画,如梦如境,一队扬鞭疾奔的八路军骑兵突破画框,与拉长的飞云和山脉相呼应,形成长短不一的线条,更加加强了画面的运动感。一老一小的组合,也隐喻着更多的含义,猫和桌上摆放的老照片、旧马灯,都让人产生无暇的联想。

  《太行颂》150cmX210cm

  上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静静逝去的世界》系列更耐人寻味,那破旧的立轴古画,断桥,泼彩,西式画法的丛林,都似乎要向你诉说着背后的故事。用特殊工具刮擦出来的山石也是此画的一大亮点。因为这种画法当时鲜有人采用。

  《静静逝去的世界》160cmX140cm

  难怪若干年后一位资深的北京策展人看后不断的问:为什么当时不把这批画推出去呢?为什么,为什么?这种画法在《太行九月》里也有所延续。

  《雨后》90cmX100cm

  贾炜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比较讲究诗意。无论是被彩蝶追逐女孩的《花季》,还是被喝吓声群雀飞起的《惊雪》,都有一种浅浅的诗意在里边。《花季》在朦胧的背景中,手捧小花的女孩被设计在画面的右下方,几乎被挤出了画外,这是肖像画中反常规的构图法,一般侧立肖像都把人物的前方留出比较大的空白,这幅画却恰恰相反,把人物的背部留出大块的空白,但妙就妙在这里:被风吹起的小辫子,向后形成一个大大的抛物线,在抛物线的末端,画龙点睛般画了两只闻香而来的彩蝶,妙趣无穷,是运用中国画留白的成功典范。

  《花季》 60x60cm

  再谈一谈《惊雪》,被白雪覆盖着小山包只占画面的四分之一,晨曦中的天空呈现出一片淡淡的灰色,好像被谁大喝一声受到惊吓的群雀从梦中一哄而起,纷纷飞向远方。这种简洁的构图,大面积的留白,显得画面幽静而空灵,又与纷飞的群鸟形成了静与动的强烈对比。

  《惊雪》120x120cm

  还有一幅我非常喜爱的作品,这就是《温情》,这幅画是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而创作的。我见过许多领导人在灾区慰问的画作,大多数总是握着灾民的手或向灾民挥手致意,且场面宏大。但《温情》却偏偏选了一个特写镜头,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时任总理温家宝深情的俯身亲吻受灾儿童沾满泥灰的小手的场景,并运用总理的姓氏起的画名《温情》,也是非常贴切,是一幅感人的好作品。

  《温情》 80x60cm

  我还要说说《听风》这幅作品,这是画在金属壁纸上的工笔画,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笔画。是运用现代材料的一种大胆尝试,整个画面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无论是悬挂在公共场所,还是气派非凡的豪宅客厅,都是一件上乘的艺术佳品。

  《听风》180cmX160cm

  贾炜说过,他牢牢记着启蒙老师的告诫:学到老,画到老。绘画之路是没有终点的一生旅途,需要不停的砥砺前行,永远都是在路上……

  ——力克

  《金荷图》 150x100cm

  《和平图》 50x90cm

  《秋风又起》 100cmX80cm

  《太行九月》60cmX80cm

  《染秋》 180x90cm

  《听瀑》 180x90cm

  《早市》 150cmX180cm

  《远钟》 140x160cm

  《献给上苍的歌》 160x140cm

  《剑凌乾坤》160x180cm

  《瑰宝.中国戏曲系列》 160x150cm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时代印记》——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徐建新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贾炜
《大美之春》——伯友贵|2025乙巳新年特展
《美在中国》——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上闪亮 | 专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