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大美之春》——徐仲偶|2025乙巳新年特展
2025-01-14 12:30    网络
0

  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

  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徐仲偶,1952 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前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原副院长、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1994 年受邀为美国马里兰州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被巴尔的摩市政府授予终身荣誉市民。

  1995 年受邀为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完成巨幅肖像,作品被美国德克萨斯州布什总统图书馆收藏。

  《青龙镇》系列及《榫卯》系列部分作品被大英博物馆及英国木板基金会永久收藏。

  获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银奖、获全国第十一届版画展铜奖、获全国第十七届版画展优秀奖、获文化部鲁迅版画创作奖、获波兰国际版画双年展奖。

  梅语新态

  潘公凯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徐仲偶教授是中国国内著名的版画家,他的版画在中国美术界是久负盛名的。

  因为我跟仲偶是老朋友了,所以我对他有一定的了解,我认为,他的版画有两个大的阶段。

  前面这个阶段,他是用版画这种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达中国本土的一些思潮、趋势和实际的生活感受。他使用版画的形式是非常独特的,尤其是他原来在四川这一带长期地深入生活,然后以自己的语言表现了四川这一带的乡土生活,在这个方面,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在版画界一直评价很高。

  然后他的版画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这个新的探索主要是把版画木刻的这种形式,跟中国书法的抽象意味相结合,这是用西方的版画手段、版画语言,跟传统中国文脉的一种交叉和汇融。这一点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他在这条创作道路上,刻出了一大批幅面特别大的版画作品,基本上都是一整块三合板,气势非常宏伟,我特别喜欢这批版画作品。再往后,他又从版画向中国绘画方向展开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探索。

  徐仲偶教授在版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成就,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他的手感非常好,他在版画这样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里面,融入了西方绘画在画面上的那种结构性处理的方法。这种结构性处理的方法,是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因素。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从整个大的视觉艺术的角度,引进了西方视觉艺术的三大构成,其中也包括画面结构性的构成。在这方面徐仲偶教授也深有体会,他把这种构成的语言,跟中国画的笔墨相结合,这可以说是他非常有独创性的一条思路。

  他最近最新的案例,就是他用这样一种思路,画了一批梅花。前不久,我看了他这批作品的展览,觉得非常好,非常有创意。

  梅花这个传统的课题,在中国就画了有一千年。实际上是出现过无数的画家、和无数的经典作品。所以梅花在当代,是要继续往前走——寻找到新的语言、新的风格来画,还是按一千年前大家都使用过的方式去表达,这其实是个很难去突破的问题。

  而徐仲偶教授从版画和西方画面结构的这样一种视角和文化资源入手,去探讨中国写意梅花的表达语言,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尝试。大家可以看到在他的作品当中,梅花的枝干并不是完全按照真实的梅树和梅花的相貌来表达的,是他自己进行了主观的艺术处理和在画面上的安排,这种艺术处理和画面上的安排,也形成了徐仲偶在这方面的一种独特的风格和表达语言。

  我觉得这个是他的一家独创,非常有意思,而且在展览出来以后,他的风格表现得非常明确,语言也非常的简练清晰,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非常成功的探索,是值得传统的国画家,从传统的角度去好好研究和借鉴的一个案例。

  徐仲偶教授在宁波大学担任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的这段时间,他其实工作非常忙,在教学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是在教学管理之余,用有限的业余时间,投入了这样一个新的探索,我个人认为是非常难得的,到他这个年龄还在勇猛精进,这是我们这些同龄人都非常佩服和羡慕的。所以我在这里呢,要祝贺徐仲偶教授新的展览大获成功!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曾经仕
《大美之春》——徐仲偶|2025乙巳新年特展
《大美之春》—— 张卫平|2025乙巳新年特展
《大美之春》—— 吕忠义|2025乙巳新年特展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