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大美之春》——武绍华|2025乙巳新年特展
2025-01-15 10:20    网络
0

  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

  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武绍华(文翛),生于江苏太仓,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蛰居娄东,历经廿载拟法娄东画派,尤喜麓台金刚杵之写法天真,追溯宋元诸家;游学大江南北、造访云台、终南,悟学山水禅理;探索泼墨应景山水之法,在混沌机理中品察天机,自得妙趣,融合抽象、意象、表象于方寸之间。兼施油画、日本莳绘,作品于北京画院、江苏省美术馆、苏州美术馆等地展出,主持太仓娄东美术馆、娄东画院副院长、虚白馆画师。

  刘勰《文心雕龙》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情绪和心境的融洽,文翛静观自然,参悟自然,在静观中去品味,去升华,迁想妙得笔墨之精华,意境之和美。山水画家必读万卷书,以养浩然之气于胸中,行万里路,天下名山,历历能罗列于胸中,用自己特有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在轻松含蓄中,写自然之状、梳自然之理、表自然之性、抒自然之情,恰当地把握自然的雄奇与自我审美的吻合,用自己的形式语言,体现出山水的气韵和张力,从而创造出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使观者产生无限的遐思。情,心之感受;境,画之灵魂;理,笔墨造映,山水画则善矣。这些文翛都具备了。

  ——明瓒

  中国画中的山水画,是以山为德,以水为性而产生的内在修为意识。从武文翛的国画作品中,可见其对中国画的理解,他将山水画注入了人文情感、个人性情、民族精神,表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时空境象。初识他的画,能感受到山水画不止于“象”,其中延伸出化合构成的“境”,一种超越于“意象”之外的情感。他的山水画艺术仿佛“山可尽海无边”,将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之气,融入并渗透出其禅意。

  ——摘自无语《以禅心修山水之意--评武文翛国画》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潘建忠
《大美之春》——武绍华|2025乙巳新年特展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吴万昊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黎展华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