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
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赵向森,字未然(蔚然),山东诸诚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现为烟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烟台高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烟台职业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山海潮书画社社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赵向森工作室导师。
1987年拜宁兰智先生为师,学习唐楷、魏碑,二王及宋四家书法,后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师从欧阳中石先生,系统学习了书法理论与创作,通五体,擅长行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省展及中日、中韩、中新、中美书法交流展,2008年获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称号。
楷法无欺 行草洒脱
——记书法家赵向森
若论一位书家对笔墨的精研深度,看楷书可知高低。若论一位书家对笔墨的悟性,看行草可知功夫!书法家赵向森先生磨砺书法,觉悟书道,走的就是一条法度与书性相谐相融的非凡路径。有法度,让他的书法绝无江湖书风的粗糙,字字有本,笔笔有根,写得是法度严谨,一丝不苟。书性超人,让他可以执笔作行草的自如洒脱,一挥而就,须臾打尽数千张!这就是一位书法家法不欺人、功不欺世的真功夫!
赵先生的楷书修为,非常系统地融合了魏晋楷书的圆活生动、唐楷的法度严谨、明清楷书的尚态意识。写得上下非齐平,左右非方整,平曲有别,绝对没有印刷体的呆板,通过融会贯通,写出了丰姿多神的艺术格局。楷书无有算子之状,强调笔法的提按顿挫,通过笔法的无穷变化,让楷书一体人格化,字字拥有行、卧、奔、跃的姿态!每作一侧笔必蓄势饱满,每写一勒笔必直作曲势!带着写行书的心意写楷书,笔不连,气相关,形神兼备,尤贵于神!善用小楷抄华章,拥有文化弘扬的正大气象!
由楷书入行草,他善于把书法线条塑造得惟妙惟肖。可以在一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也可以在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把书法本为线条艺术的精髓表现得无以复加,这正是赵子昂所论用笔千古不易的经典再现!所谓不易,既是执笔写万类之像的玄机,一笔拉过来如鸿飞兽骇,一笔牵过去是万岁枯滕。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