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周本波,顺德人,中国山水画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士、创作院广东分院院长,佛山市顺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顺德田园国画院名誉院长,原顺德区文联主席,顺德区文化馆馆长,顺德水乡画创始人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关山月大师称其为“大有希望的画坛新军”。出版有《周本波画集》《周本波速写集》《水乡情怀周本波作品集》等著作。
话说周本波和他的山水画
文/ 叶其嘉
作为一名在基层一线负责组织和管理的文化干部,周本波身兼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总干事和顺德区文联主席等多项职务,日常可以说是杂事缠身有干不完的活。然而,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执着于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他坚持中国山水画创作已有三十多年,早期以创作颇具岭南特色的水乡画见长。其代表作如《破土而出》、《荔枝颂》、《农家花园》、《潇潇春雨》等,都是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出现的新面貌、新境况。周本波通过对各行各业敏锐而细致的观察,真切而直观的把改革开放所释放出来的崭新活力和新气象用不同的画面呈现出来,这些作品不但立意新颖,内涵丰富,构思巧妙并不落俗套,做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结合,既体现吸收学习传统笔墨的努力,又不失洋为中用的大胆尝试,因此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得到专家和观众的普遍肯定。周本波和容桂一班画友继岭南画派之后,开创出对美术界而言有划时代意义的“水乡画派”,被关山月称为大有希望的画坛新军。那种根植于珠三角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创作路向更被学者们称为是一条“通向世界的乡间小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周本波在组织外出展演或外出开会学习的同时,他会留意各处的山山水水,并不失时机地加以采集或以速写等方式记录下来,真正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因此,在其近年的创作中,明显地见到他在绘画题材上的拓展,他特别喜欢各地的青山绿水、茂林修竹,他对太行铁壁也怀有特别的崇敬……,从而形之于其笔下化成各种不同样式风格的山水画,或彰显明山秀水的澄澈,或欣赏于群山暮霭的自然,或敬畏于崇山峻岭的崎岖陡峭,或向往于自然深林的静溢与深邃……,所有这些侧重于不同专注点的画卷,都透现出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爱和赞颂,又或者讲,周本波不是用语言和文字而是用他的画幅表达了一个文化工作者在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情怀和风采。
碧翠环绕是谁家 35×43cm
渡 56×40cm
水乡春色 60×60cm
春雨潇潇 水乡画 160×100cm
水乡曲 80×88cm
水乡三月木棉红 96×68cm
西樵写生 36×39cm
早春
瓜园晨曦 水乡画 120×90cm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