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春》——徐子平|2025乙巳新年特展
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
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徐子平,广西合浦人,“意垒画”的发明者。退休前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下的子报广西新闻图片画报社,长期从事编辑和摄影工作。
1990年在广西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厅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同年71幅作品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名义,赠送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和第四届全国民运会。
1991年又在广西博物馆举办了第二次个人画展。
2012年又在广西图书馆举办“徐子平·意垒画”画展,同年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意垒画作品》专著。
2017年再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意垒画”画集专著。
精神固叠 意象恢弘
艺术讲究形式美,形式要求多元化。在绘画表达方式上,写实,写意,抽象等形式都是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都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生命价值。徐子平先生以抽象绘画语言表达他的独特主体意识,描绘出色彩斑斓的内心世界和恢弘的意象图式。
徐子平先生称他的画为“意垒画”,这名词我倒是第一次听到,猜想是“心意凝聚,志若固垒”的意思。这里展出的几十幅最新作品,诠释自然形态产生的美学价值,演绎了作者主观感知的客观世界。
徐先生青年时期曾在印刷厂供职,接触到的颜料是油墨,从油墨作画到油画,丙烯,水彩等综合材料的运用。在绘画语言上,采用流淌,对印,冲涮等手段所产生的肌理效果以求语汇的强烈,语境的延伸。作品的根性对应于绘画性,过多依赖偶然肌理效果会淡化主体精神。徐先生较好地解决了制作与绘画的关系,在做肌理时也不失笔意,使画面意境更高远。
在绘画形上,徐先生从早期的具象到大写意再到抽象。这种形式的扩展,不仅使作品的语言形式更丰富,更释放画家的无限思绪空间,提升作品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春光万里》、《雨后丽日》、《美美与共》、《万物复苏》等等作品脱离了客观写实的局限,将花卉的繁荣葱笼表达得淋漓尽致。《战争与和平》、《千古惊魂》则以抽象手法,再现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精萃,达到以少胜多的巧妙效果!
50多年的实践,不鹜世利,甘于寂寞,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艺术的尊严。
天道酬勤,硕果累累,在这些画作前,我们为徐先生的精神喝彩!
蒋振立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委员全国美展水彩画评委
《中国水彩》主编《中国水彩年鉴》主编
初阳水彩画院院长广西水彩画会会长
广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笔意随风》
《红旗漫卷西风》
《廉山连海》
《大美其美》
《玫瑰公寓》
《风骨》
《润物无声》
《穿越幻境》
《弯月槐情》
《小道远远》
《野塘听蛙》
《珠还合浦》
《千古之迷》
《珠乡夜曲》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