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春》——王斌|2025乙巳新年特展
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王斌,字元明,1960年生于江苏太仓。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员、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江苏书画家联谊会理事,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苏州美术院特聘画家、宋文治艺术馆特聘画家、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太仓市国信画院院长,中国美协评委库专家组成员、评委。
张培成《王斌的灵气与坚毅》
我与王斌的相识缘于我们的家乡太仓,一个盛产米粮与画家的江南水乡。明季仇英,清代“四王”中的三王,后来的朱屺瞻,宋文治都诞生于此。或许这种充盈了文人气息的水土哺育着这块土地上的我们,让王斌嗜画如命,甚而将经营得好好的企业,放手转让。一门心思紧握画笔当起了职业画家。这是一种精神使然,他放弃的正是许多人所求之不得的东西,这十多年来他饱览名山大川、南北寻师访友,笔耕墨染、自在快乐,画艺大进。这一切岂是什么可以替代?
《峡谷烟云》70x275
《石头背后有奇景》50x50浙西大峡谷写生
《源远流长》50x50浙西大峡谷写生
《吴越古道曲径风柔》50x50浙西大峡谷写生
王斌年轻时在齐鲁之地当过兵,异乡的崇山峻岭让从小喜爱涂抹的他对山水画倍感喜欢。复员回家他跟随了邢少兰先生学山水,邢是朱屺老的弟子,手里的传统功夫很扎实,这营养丰富的第一口奶,让王斌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让日后的转益多师,做好了切实的准备。他临摹“四王”,但更爱“四僧”的高古醇厚,尤其喜好髡残的雄浑崎崛,让他欲罢不能。而今从王斌早年的画作中,能感受到这些来路纯正的基因。从这些画中看到他笔致的散淡轻松,笔力的雄健朴实,树石峰峦的身世出典,能感觉到师出有门。千万别小看了这最初的起步,它让你的笔底有文野之异,让腕下的运斤之力,内劲可扛鼎,然观之又不露声色。
《一壶烟雨写春山》50x50浙西大峡谷写生
《醉美太行》150x365
《一层白云过太行》50x50太行山写生
正是这不俗的童子功,让后来在拜黄格胜为师时,仍师作出了王斌“前期的美术理论、识见、功夫都已相当扎实”的评估。早年在邢师门下的传统学习,缺乏学院背景的系统少有面对实景的写生训练。传其在真实丰满的大千世界中一愁莫展,不知如何表达?不知如何让学到的水墨山水的程式与眼前的世界相关联,寻找到贴切的绘画语言。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身边还有南北各地的同道交手,耳闻目濡、眼界大开,从陕北的黄土高原到广西十万大山的壮乡苗寨,从苍茫逶迤的峻峭崇岭到湖光山色的江南田园。王斌行万里路、画百样景,早年单一的山水树石的单元训练的符号,此时获得了一一对应的磨合。这种磨合是能力的训练,是修辞造句贴切度的修炼,是将情感得以物化的表达,是智慧的闪现、推敲与斟酌。从此王斌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他奔放畅达的气魄,在他的雄阔宏大山岩大川间渲泄勃发。那种大江东去,万山奔驰的壮丽场景是王斌作画的最爱境界,也是一个山水画家的精神归依,展示其或宏阔或秀润的情怀与气息。让沉稳与厚重、冷峻与理智多种丰厚的情感都融入于笔情墨趣之中。都化身为枯湿浓淡、疾驰与舒缓的笔致墨色的节奏与力度之中,化身与水墨的交响之间。
《大峡谷里有人家》50x50太行山写生
《相约车佛沟》33x66太行山写生
这一阶段他的用笔似乎更爱用凌砺的短线劈出山石的苍凉崚峋,山峰的外轮廓更是方整明晰,这样的处理与其早年的峰峦有所差异,这可能是阅尽世间山色的自然显现吧!在这些画中我更喜欢《情系陕北》的那件作品,陌生的母题,逼迫着你去探寻更贴近生活的表达,面对黄土高坡,在传统的词典里少有合适的语词,于是陌生感裹胁着你必须独立的思考,探寻合适的言说,于是新意油然而生。从而也启发我们水墨的当代性阐释,寻找热切的与当代生活相关的母题,也是引发我们创造新的语言的契机。宏大壮阔的俯瞰全景会气势恢宏,然而聚焦一偶探视其或繁杂或大块简洁的平淡、亦有陌生的美感,这真是考验画者趣味与眼光的良策,它会萌生绘画更多的可能性,它能让熟视无睹的平淡熠熠生辉。
《雨后太行溪爬坡》33x66太行山写生
《靓丽风景石板房》50x50太行山写生
《蚂蚁山景色优美》33x66太行山写生
《原生态的蚂蚁山》33x66太行山写生
《远眺梨园坪大瀑布》33x66太行山写生
王斌已经收获了不俗的绘画成果,他正在逐步获得画坛的瞩目。王斌生性温润、情感热切,去年一块去山东泰山脚下,他与昔日战友举杯时的豪爽,眼中的热望让我看到了平日不常见的侠气与豪迈。他可以舍弃生意,追求艺术的坚毅。这是成为一个好艺术家的先机。而今王斌已经站在山腰之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在峰顶看到他健硕的身影。
张培成
2020年10月12日于上海
作者系上海市美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