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展讯 > 正文
《时代印记》——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梁雅静
2025-01-22 15:34    网络
0

  《时代印记》——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梁雅静

  前言

  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习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汲取灵感,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展现人民的风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只有扎根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为人民而艺术”,意味着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期许,也是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艺术作品应当是人民情感的共鸣器,是人民生活的写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粮。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牢记习总书记的教导,让艺术的种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灵,让“为人民而艺术”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梁雅静,笔名:雅静,职业画家、艺术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西安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陕西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未央书画副院长、中国法门寺艺术馆副秘书长、《当代人物》杂志2019年度艺术人物、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签约艺术家。

  梁雅静自幼酷爱书画,长期从事绘画艺术工作。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国家画院高研班及西安美术学院,师从张立辰、刘保申等著名画家。擅长国画写意花鸟、山水,深研并钟情于白鹭的国画艺术形象塑造,在此领域,形成体系,独树一帜。其作品得到著名大师周明、刘文西、陈光健等推崇。著名作家陈忠实称赞其作品“出彩非凡”,刘文西题词“牡丹仙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称赞其作品“雅静丹青,美轮美奂”,刘志丹女儿刘力贞题词“亮丽人生”,当代著名作家、影视编剧杨争光先生为之题“国色天香”。出版有《梁雅静·丹青视觉》《梁雅静书画人生》专刊。作品被编入《国家艺术频道》《全国名人名家作品集》《陕西当代书画家作品典藏》《陕西广播电视台行家门道》《陕西文化市场》《湖北书法报》《陕西文化视点》专刊。并被收录于《中国邮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公开发行,在电视台水墨意蕴、金狮华纳·意海人生、秦风翰韵、文化陕西栏目播放。并在当代人物网、华人头条网、腾讯网、凤凰网、网易、新浪网、搜狐网、《当代人物》杂志、新三秦网、西部网、华商网、西安新闻网、三秦在线、中国画家网、水墨英才、陕西论坛等网上发表。

  2010年荣获“羲之杯”全国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2年荣获“全国名人名家书画大赛”银奖;2019年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组特聘为签约艺术家。作品《满园春色》被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展馆收藏;《柿处有鸣》被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收藏;《富贵人生》被榆林市博物馆收藏;《鸟语花香》被宝鸡市大明寺收藏;《依鹭长青》被台湾大学法律系收藏;《依鹭和谐》被法门寺艺术馆收藏;部分作品被国内多家文化艺术机构、社会团体及有关部分领导、知名人士收藏,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展览,并在香港、澳门、日本、泰国等地举办展览。

  您在国画写意花鸟和山水方面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擅长描绘白鹭。请问是什么让您对白鹭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白鹭象征高贵与纯洁,长寿与幸福,进取与努力,我对白鹭清新淡雅之美的喜爱,纯洁自守与众不同的高格调的惊叹之情,都隐潜在我的画作中,传递着自然、真挚的情感。

  在您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您是如何平衡传统和现代的艺术表达,以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画作?

  我的故乡在陕西关中平原,从远古到今天有着很厚的文化积淀,也有着独特乡土风情,我自幼就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本着古为今用,艺术创新的宗旨,必须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才能使绘画艺术更好的为大众服务,更好的刻画新时代的风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艺事业的崛起、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作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实践者,您觉得美术、美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文化艺术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绘画艺术是主流文化导向非常直接,积极的,向上的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应该把歌颂赞扬真善美作为己任,这样才能有明确的方向,不被时代所淘汰,而且美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个人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艺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个人全面素质,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美,包括对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个人精神境界和气质的提升。

  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

  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创作艺术作品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艺术家应该把自己融入生活,但任何艺术的基础都来源于生活。从生活各个层面吸取素材,以敏锐眼光透视和丰富的主观想象,去创作和感悟,离开生活的艺术无异于空中楼阁。而且,对生活的洞察力越强,对生活的体会越深刻,创作的艺术作品越成功。

  当前,艺术家处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您现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艺术流派,或者说艺术形态都有着各自的文化渊源,我有幸成为一名被优秀的中华文化培育出来的画家,一定把发扬自己文化传统作为创作的根基,民族的就是永恒的,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令艺术难以同步,所以艺术家不但在绘画上要有所创新,更要大胆突破,在传统的接续中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闪光点,主要是先进的,进步的,自由广博的精华,使自身更加丰满,虚心的学习外来文化,结合自身的主流文化蹚出新的发展路径。

  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挥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个人认为不管文学艺术还是绘画艺术,以及其他艺术门派,都应顺应时代发展,用流行的话讲就是与时俱进,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迎合时代的变迁。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肯定要偏离方向,背离一个艺术家的应有的作为,单方面追求名誉,追求利益,作品都是短命的,真正要使自己的作品有生命力必须得到历史的考验,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一句话,画家的使命就是为大众服务,为正能量服务,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服务。

  您近期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计划?

  对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

  为艺术而生活,让生活有艺术是我的人生格言,只有吸取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同时阅读大量书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在丰富的古代经典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要素,从而达到艺术表达的高度和真正的学术成就。创作作品,更是在创作自己,艺无止境,只有勤奋和坚持,在艺术的道理上不断的探索,创新,用独立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深入研究中国画的真谛,用高质量的作品奉献给社会。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大美之春》——崔伟刚|2025乙巳新年特展
《时代印记》——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梁雅静
《大美之春》——王斌|2025乙巳新年特展
《大美之春》——朱建安|2025乙巳新年特展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