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春》——崔伟刚|2025乙巳新年特展
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崔伟刚
1971年出生于陕西省周至县。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 秘书长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硕士生导师。
1989-1993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教育专业
1996年-1998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课程班
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画研究专业
2008年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哲学博士学位研究生
2013-201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班;
2016年度西部之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2019年度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
2019级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心灵与自然和谐的结晶——观崔伟刚山水画作有感
作者:朱亮亮
当今的中国画坛热闹非凡,存在观念与主义之争,也有传承与革新之辩,更有新画派、新画风的不断涌现。当然,这对于中国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的不断革新是有益的,但也存在着受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羁绊和一些评论家的蓄意造势。诸如扛着“新工笔”、“新水墨”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国画家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他们的展览活动很多,他们的作品市场表现很好,受到学术界的热议,也受到收藏家的亲睐。这些都无可厚非,因为这些都是不断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动因。
然而,今天我所关注的一位生活在西安的山水画家一崔伟刚则是在格守传统长安画派精神的基础上,去尽情挥写内心的才情与对人生、世界的哲学性思考。一提及陕西的山水画坛,就不得不聚焦于长安画派。这个在中国现代山水画史上独树一帜的山水画派开创了扎根黄土地、深入现实生活、抒写真实性情的具有显著地域性的品。特别是在开派大家赵望云先生的儿子赵振川川先生的传承与发扬下,长安画派的地域特色、笔墨性情得以更为洒脱和充分的展现。
崔伟刚作为赵振川先生的入室弟子,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的秘书长,更是很好地在他的山水画创作中尽情地展现开来。我与崔伟刚先生结识于六年前。一次机缘,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顾森老师的“春秋堂”国画教膏工作室的活动中与他相识。一开始有感于他的沉着与淡然,因为每次与他谈话都是慢条斯理,却又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后来看到他的山水画作品,更是惊叹于他精湛的笔墨和画面背后寓意深刻的哲思。在接下来与崔伟刚先生交往的时间里,或是参与展览,或是结伴出游,亦或是闲聊切磋,愈发激发了我对他山水画作进行深入分析的兴趣。
崔伟刚的山水画之所以引人入胜并发人深思,与他习画的经历以及学术研究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先师从石鲁弟子徐义生先生(后为中央美术学院文革后首届山水画硕士研究生,后长期担任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特别是笔法的精雕细琢;从2003年至2006年进西安交大人文学院读赵振川山水画硕士研究生,从此正式拜入赵振川先生门下。
赵振川先生受其父赵望云先生的影响,长期致力于长安画派精神的发扬,现为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美协负责人、西安交大特聘教授,其用墨之法甚为深奥。所以,经徐、赵二人先后调教,崔伟刚先生的作品,无论竖条或是横幅,都有一种水墨淋漓、气象万干之感。崔伟刚先生在任教于咸阳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的同时,并功读于西安交大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这对于他不断进行山水画创作的精研与绘画意境上的精神提升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
崔伟刚先生山水画艺术的独特魅力:首先,是取材于长安地区的风土人情,用笔墨去描绘胸中丘壑。长安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崔伟刚先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素材。“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也是长安画派最为显著的特点。黄土地孕育了淳朴而勤劳的民众,他们在此辛勤劳作,创作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牛羊、山坡、窑洞等生活场景是如此的打动人心。秦岭的葱郁绵延、华山的峻险崎岖、太白山的静谧滋润是多么地激发灵感。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笔下成片的羊群、窑洞前拉磨的毛驴、辛勤耕作扎白头巾的陕北农民、秦岭山丘的此起彼伏、华山的层层峭壁以及太白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林,等等。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