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大美之春》 —— 秦昭清2025乙巳新年特展
2025-01-25 10:04    网络
0

  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秦昭清,广西柳州人。1983年参军,先后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和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毕业,导师黄格胜教授。曾供职于广州军区司令部、广东省军区政治部。早年参加全军美术骨干专训创作班,多年从事军队文宣工作,被评为优秀南国青年军人,全军文化工作先进个人,解放军二等功臣,2006年团职军官转业入广州。2008年进中国国家画院两年制山水画课题班深造,课题组成员、画家,访问学者,师承卢禹舜教授。

  近年相继在广州、深圳、柳州、南京、青岛、济南、厦门、香港、哈尔滨和国家画院等地举办个展、联展和参与巡回展,出版有个人画册及与人合集40余部,作品多次入选各类展赛并获奖,广为各界人士和相关机构收藏。先后为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直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签约画家,广州画院特聘画家。

  名家点评…

  昭清真诚、执着,聪慧、踏实。对传统画理原则,能从哲学思辨层次去理解与把握,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品格、气象与境界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能够抓住山水画之间的各种关系,把握住绘画中形象、意象、抽象层面上的变化组合。其画大处得气脉,小处见精神。坚持写生,用心感悟自然,从画里看到直面生活带来的收获,个人风格、思想观念、精神境界提升了。山水画家“静观”才能与自然在心灵上有无限的沟通,才能体验、解悟“天人合一”的境界。“坐究”是一种观察方法,是通过审美体验达到澄怀得道的过程,昭清以一个山水画家的感知和责任来领略并实践这些过程。昭清深明人生品质、艺术精神在中国画里都可以找到。这是很令人欣慰的!

  ——卢禹舜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博士后导师)

  秦昭清能结合现代宇宙观和宗教意识,来感受知会“天地大美”,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体悟中国山水画勾、皴、擦、染、点之画理。画作或清丽雅致,幽奥深邃;或取势宏远,气韵神逸,有其独自思想性、情怀观,写意清纯、墨韵丰富,澄明透彻,没有尘俗之气。昭清为人为事不张不扬,艺道师承正统,沿脉遵宗,勤思善悟,且画艺颇具境界,精神和画品当值推重。

  ——许钦松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广东画院原院长)

  言为心声,画为意象。昭清的画,其手法灵便利落,画面墨彩润泽透亮,有一种纯和平淡,清雅爽健的精彩韵味。无雕琢之迹、故作之痕。于情于意之中写物造境,诗意盎然,并显现出深厚的画外修养。

  ——郑军里

  (全国政协原常委,广西艺术学院原院长)

  秦昭清是坚持于传统绘画理论探索与实践,并确立自己艺术追求的一位具有才华和智慧的山水画家。为继承与创新,他热情洋溢地投入到这门深奥而灿烂的艺术殿堂之中。他对山水画艺术的探索,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现。其画作写意酒脱,富于灵性,水墨华滋,浑厚清明。从而反映出自己的本真面目,形成他写心写性的心灵美感与艺术哲思。

  ——蒋述卓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

  作画是要有生活根基的,还要有状态。表现物象的感应都是来源于对生活、对自然的观照。昭清的画,画出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赋情达意,可见心性。

  ——范扬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原国画院副院长、博士后导师)

  传统山水画艺术,体现一种写意精神,这种写意精神更多是画家对自然山川特殊的感受和表达,而这种特殊的感受,与画家的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也就是画家借自然山川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秦昭清的山水画,体现出那种大气磅礴、变化万千的气象,我想更多是他曲折而丰富的人生经历的表现。在他的山水作品里寄托着一种生命的理想,对生命的敬畏和顽强的生命精神。以山川言志、以江河传情,我想这就是秦昭清的艺术追求。

  ——谢麟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广西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画学会会长)

  在中国画艺术中,笔墨是作品的物质载体,更是其灵魂。昭清作品的笔墨点画,不仅展现了画家的技艺与修养,同时也隐含着其独特的人格与品格。观其作品,我们能够品味到传统笔墨韵味,进而感受到其艺术表现的精妙与卓越。

  ——李岗

  (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秦昭清山水,笔墨灵秀,气韵生动,水墨酣畅,色泽淋漓,巧妙运用传统语汇表现当代山水笔丰墨健的当代气息,又富含烟雨空濛飞瀑流泉的传统精神,体现了物我两忘和谐圆融的崇高境界。它虽然是绘画,却又是哲学,反映了作者豁达潇散、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与浪漫情怀,这种境界通向宇宙洪荒,通向远古云溪,直指你的内心世界,它像一股清泉流泻,洗涤你所有的俗世凡尘。

  ——王跃奎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郁勃势欲呼风雨 挥斥八极意转奇

  ——秦昭清山水画的诗意追求与笔墨境界

  或许是应了“画为心印”的艺术观念,作为军旅出身的山水画家,秦昭清的绘画创作以其鲜明独特的奇崛雄杰之象、郁勃宏肆之气而为画界所瞩目与称许。但是,画家并不以狂怪为奇崛、以粗厉强横为雄肆博大,而是在嵚崎磊落的整体性意象营构中,又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其作为南方人所特有的温润和雅之气,以及画家长期浸润乎诗书、陶淑乎风雅的冲和蕴藉之致。故其画作,几乎天然地吻合与彰显了雄秀兼得、刚柔并济而南北宗合一的美学格调与风神韵致,庄子所谓“象罔得珠”,其是之谓乎?

  如果从艺术渊源的角度审视与观照,其实秦昭清与多数山水画家一样,遵循与选择了一条融会贯通古今中西的艺术道路。在此过程中,他不但广采博取历代经典山水之优长,而且回归并发扬了传统山水画造化与心源合一的艺术精神。为此,他长年纵浪大化,身所盘桓,目所绸缪,饱游饫看名山胜水,观乎大自然山川脉络、云纹水迹之奇,参乎造化阳舒阴惨、朝暮晦明、春荣秋落之变,并以造化为本源,心源为烘炉,提炼陶冶,取精用弘,从而得以从近乎“颠扑不破”的古典山水程式中破茧化蝶,脱颖而出。其创作,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既与古典山水为凸显笔墨独立性审美而相对忽略丘壑造境的艺术倾向拉开了明显距离,又与现代山水多拘囿于写实造境而相对弱化笔墨写意的艺术风气形成了鲜明对照,其恢弘高夐的图像结构、郁勃恣肆的笔墨格调与雄奇苍莽的美学境界,斐然重塑了中国画艺无古今、其命维新的文化品格与审美理想。

  品鉴秦昭清的山水画,窃以为诗意和笔墨是两个重要视角。事实上,这两个视角也正是传统文人写意画的核心精神。宋元时代建构的“诗画一律”和“书画本同”画学观,即分别从诗意和笔墨两方面,持续影响与左右了此后几乎整个中国绘画的演变与发展。而直至近现代,文言语境的退场与写实绘画的风靡,才使得中国画发展逐渐偏离诗意和笔墨正轨。秦昭清的山水画创作,则以正本清源、返本开新的学术视野与艺术取径,克绍箕裘,遥承中国传统写意美学观念,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文明回归自然、诗意栖居的精神特质与“常变一体,动静一元”的笔墨本体意识,故其笔下山水,无不诗意盎然,志出云霄,犹如龙章凤姿,挥斥八极,高翔远翥,吐纳风云,浩浩乎,恢恢乎,蔚为天地奇观!

  就其诗意追求而言,画家擅于观物取象、写意造境,并结合氤氲弥漫的笔墨渲染与翻新出奇的置陈布势,营构出清气流衍、诗意联翩的山水境界。试观其《翠韵清音》《云霭泉远》《清华流润》《灵境清溪》《秋山幽林图》《秋深听泉图》等作品,但见其画面崒嵂巉岩,重峦叠嶂,岑崟嵯峨,千山峥嵘,万木竞秀,而其冈阜峦壑之间,茂林耸翠,幽阴蒙茸,云生则成蓊郁之观,泉出则助淜腾之势。其山水意象,或突兀重叠,或错落参差,或嵚崎磊落,或萧森掩映,或重晦曲折,或冲融疏澹,其间高远、深远、平远之境,交迭互映,天机独运,天地造物,随其剪裁,阴阳大化,任其分合,从而在化实为虚与抟虚成实的审美张力之间,别构一种灵奇,营造出游心太玄、流目八纮的游观写意式山水空间,画面顿生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赫赫然重塑了北宋式全景山水宏阔堂皇、雄浑博大的山水气象。而其天地交融、无言大美的山水之间,宇宙寥廓,万物浮游于风烟无人之境,充溢嘘风漱雪的清气灵韵,似有逸怀浩气遄飞其间,超然乎尘垢之外,浩浩乎不可遏止,引人入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静观之境。

  而审视与观照其笔墨境界,秦昭清山水画则典型而完美地呈现了“北格南韵”相合一的审美意趣。读其《秋雨闲云图》《仙山烟霞》《清漓胜境》《灵泉秋韵图》等作品,画家在北宗式山水景观之上,尽情发挥了刚柔相济、虚实结合、阴阳互根、南北合一的笔墨写意性,其驰毫骤墨之际,无飞扬跋扈之躁率,有郁勃奋迅之精能,既显北宗峭拔刚健之气格,又具南宗浑朴婀娜之韵致。而其笔线,皆随物宛转,顿之则如岳峙渊渟之态,行之则有漪澜成文之韵,无不穷其物象离奇奥窔之妙;而其笔势,则如氤氲生气,摇曳天风,既含烟霏雾结之神,又有翔凤盘龙之势;而其骨力之遒健浑穆,神韵之内蕴洞达,隐隐然似有清刚雅正之气斐亹于笔墨之外。而其墨法之妙,则以墨气中显笔法,笔法中见墨韵为极诣,其笔墨法象虚实相生,浑沦圆融,功侔造化,尽显阴阳开阖、翕含辟弘之蕴义。这种笔墨境界,在《雨后闲云》《和熙家园》《灵泉秋韵图》《老子山雨后》等作品中,皆得到了鲜明彰显。一言以蔽之,其山水画之笔墨,既能丘壑内营,文脉不坠,又能风情外拓,境界常新,令人味之无极,低徊无尽!

  长期以来,秦昭清以其坚韧不拔之志,烁古砾今之愿,效天法地之能,技道并进之功,沉潜于山水画研究与创作,恒兀兀以穷年,复上下而求索,既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又茹古涵今,取精用弘,而其笔墨通会之际,绝类离伦,优入圣域,人画合一,艺道不二,洵洵然大有“郁勃势欲呼风雨,挥斥八极意转奇”的大千气象。审视其人生磨砺之轨迹,究诘其艺术追求之大道,其所包蕴的精神启迪,于人于艺,何啻般若慈航,菩提觉路!——王先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学博士后)

  作品赏析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大美之春》—— 李贵宝|2025乙巳新年特展
《大美之春》 —— 秦昭清2025乙巳新年特展
《大美之春》——柳咏絮|2025乙巳新年特展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杭法基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