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春》——周萍|2025乙巳新年特展
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
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周萍,1947年生。198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装饰绘画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
主要展览:
2023年北京地铁壁画大展
2017首届“镶嵌中国一-马赛克艺术邀请展”全国巡展
2015 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2012第12届全国美展获集体银奖(金奖空缺) 及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
2011第12届全国美展及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
2009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动漫与综合作品展
2008上海“虚城计”-2008“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上海原弓美术馆
2008北京动漫美学百相艺术展,北京林大艺术中心
2008 北京“国际新媒体环保艺术展”世界 巡展,北京环铁艺术中心
2008“盘古开天”世界女艺术家
2008年第八届《她的色彩空间》大展,中国美术馆
2006“从墙到福娃”第二届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特邀专展
2005“三美神”“涅”东方美术家作品交流展,国家博物馆
2004“闹元宵”“海底世界”中国首届全国壁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0 周苹个人画展,北京朝阳区文化馆
2000“共圆绿色梦”美术馆联展
1999“京港艺象展”,香港会展中心
1997“京港艺象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7“小夜曲”装饰画中国影人书画展优秀奖并被收藏
1995“爱风情”瓷板画中国影视部美展获优秀奖
1995“周苹教学示范作品展”北京电影学院
1995“蒙太奇一号”油画全国六届美展
1992“周苹赴美艺术考察艺术汇报展”北京电影学院
1984“丝路随感”装饰画全国丝绸之路大展
1984“水乡情”版画全国第九届版画展
1982“梦幻曲”彩墨画北京市美展获奖并被收藏
1995 北京女美术家联展若干次
1992 中央美院附中同学联展若干次
盘古开天
近来,我常常迷失在各种莫名其妙的形、色、肌理和韵律的画面里,仿佛置身于一处处陌生而神秘的幻境之中,以往熟悉的一切——主题、形式、法则、技巧都变得模糊而远遁,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只任凭想象的翅膀张开,载着我东游西荡,循着她神秘的轨迹放笔挥毫……让我难以置信的却是,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怪圈:无论我用什么方法怎么信手拈来,最后都转回到那个熟悉的老地方—迥想着生命赞歌的爱的殿堂!
《天使绝唱》莱蒙托夫天使诗意-2015.07.10
这里,万物和谐,平等自由;这里,可以俯视生命,充分体验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生小”的升腾后的舒展和自如;这里,是人类共同向往的永恒的真善美的理想王国。
涅磐
我正在经历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充满神奇诱惑的创作体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一定是心灵之光,在冥冥之中引导着我走进这神圣的殿堂,这就是艺术生命的本源吧。对于装饰艺术,学术界历来争议颇多。追求自然美的艺术家,视它为匠气之作;而追求装饰美的族群,又往往落入形式的游戏中,丢失灵魂。其实装饰艺术不仅是人类原创力的结晶,是世界的启蒙艺术,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表现艺术。
《蒙太奇一号》油画丙烯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画布1994
“印度诗哲泰戈尔曾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更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至陷于现实的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是‘本能地找到了宇宙的旋律的秘密’……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的日用器皿上,使得形而下之气显示着形而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他所创造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
——(摘自宗白华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哪里去》)
游弋
主创壁画代表作
1985年青岛陶瓷壁画《闹元宵》《海底世界》,1993年美国芝加哥华埠广场马赛克镶嵌壁画《华人在美国》(合作)伊利诺州长表彰,芝加哥市长特别接见获杰出贡献奖;2008年新媒体动态装置壁画《墙—呼吸的城》(合作)(上海国际双年展),2000年天津地标景观大铜钱《和平聚宝》;2014年《祈盼》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广场主题雕塑(合作)(15年北京国际六届双年展);2011年北京地铁8号线林萃路站玻璃壁画《林鸟荟萃》(合作)、2012年北京地铁6号线平安里站石雕景泰蓝壁画《四季平安》(合作)(12届全国美展银奖,壁画展大奖)。
1981年研究生毕业创作《闹元宵》85年青岛观象山陶瓷壁画6m×3m
1985年《海底世界》马赛克镶嵌 青岛海洋公园25m×3m
1993年《华人在美国》周萍彦东马赛克镶嵌壁画
美国芝加哥华埠广场12米×2.1米春节雪中落成
这是全美国第一幅以壁画形式真实、完整反映了华人在美国艰苦奋斗的历程,对美国社会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的大型纪念碑式壁画作品。向世界充分展示了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善良聪慧,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该壁画二作者秉承华人先辈的创业精神,经反复试验,成功首创芝加哥冬季零下室外水泥施工先例。壁画建成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各方的赞扬。获伊利诺州州长表彰,芝加哥市长戴利先生亲自主持壁画揭幕典礼,之后又于市政厅市长室再次特别接见并嘉奖二作者。素不往来的台湾办事处亦以炎黄子孙身份出席开幕式,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中国领馆称其为“这是一次外交的胜利!”该壁画由“芝加哥现代设计者协会”授予“杰出贡献奖”,“美中协进会”授予“社团服务奖”。
2000年天津地标景观大铜钱《和平聚宝》 直径8.8米
2000年《和平聚宝》设计周萍策划王天銮
紧扣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之根,尽力促成与观者互动,雅俗共赏,喜闻乐见。
首次将直径八米的巨大铜钱镶嵌在劝业场商业广场和平路口地面中央,让观者直接行走其上,巧妙谐音转-赚钱,踩-採钱,通过艺术手段,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采集重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代表四面八方,财源广进;流水寓意理水理财;并形象化展现中华民族货币史,凸显和平聚宝的主题。成为津门新地标新舞台,有力推动了文化及商业繁荣。
2008年《呼吸的城》纸雕影像装置壁画,上海国际双年展
2008年《墙-呼吸的城》路五云、周萍、田苗子、路盛章
新媒体动态装置壁画 纸雕屏幕4米x 3米现代楼群和异化云,内置频闪的LED灯),循环投影短片《墙-呼吸的城》(18分钟)
1、上海国际双年展:“2008‘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上海原弓美术馆;
2、共通平台2008“国际新媒体环保艺术展-世界巡展”,北京环铁时代ART美术馆;
3、参展2009年法国留尼旺岛艺术、设计、数字化创作双年展。
这是一件将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新媒体装置壁画作品。现代都市的楼群和异化白云的纸雕屏幕上,内置的灯光不断闪烁,短片《呼吸的城》投影其上,循环播放,新、老北京城的画面与人的呼吸声交相呼应。同时,现场的观众影像也穿梭其中,从而空气中弥漫着现代都市人无法摆脱的真实与虚拟、现在与过去之间穿越的种种状态,而呼吸的城市似乎从各个角落在向人类诉说着当代都市化进程中的某种心境与期盼。作品是对现代壁画艺术多元化表达的一种探索。
2011年《林鸟荟萃》《鸣翠乐园》《林萃家园》北京地铁6号线林萃路站
2011年《林鸟荟萃》路五云周萍站厅壁画《林鸟荟萃》24×3米,扶梯壁画《鸣翠乐园》《林萃家园》3.6×4米彩雕艺术玻璃北京地铁八号线林萃路站
林萃,自然精华之荟萃。林萃桥站南邻奥体森林公园,北达清河,林鸟荟萃,景色怡人,是宜居的幸福家园。故该站站厅与扶梯壁画均以密林飞鸟为表现主体,吸取了剪纸的基本造型特征,打破了常规比例的装饰性构图,运用了浓烈奔放的主观色彩,旨在营造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为此,我们采用了玻璃、玻璃碎与LED灯光结合的形式,对传统玻璃工艺进行了深入挖掘,最大程度地彰显了玻璃材质的特性,使整个画面充满剔透、斑斓的光感,力图为沉闷的地下空间带来新意与生机。
2012《四季平安》站厅墙面石雕景泰蓝壁画18m×3.2m及32幅柱面浮雕系列3m× 0.40m
2012年《四季平安》路盛章路五云周萍朱小枫
北京地铁六号线平安里站 景泰蓝、石雕2012年
18米×3.2米墙面壁画 3米×0.40米柱面四季石雕32幅
平安里站地处老北京中心城区。《四季平安》壁画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最喜闻乐见的关于平安的象征性图案,并结合老北京四合院建筑进行了新的组合,从而表达百姓对平安、吉祥的美好企盼,巧妙地契合了平安里站的站名。
秉承“金镶玉”的理念,选用了老北京传统的景泰蓝工艺与石材相结合的“真材实料” ,采用了平面与立体、色彩与素石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景泰蓝与石雕交映辉映,高贵、朴实,适合观众近距离欣赏,增加了公共艺术的亲和性。
《祈盼》主题雕塑广场俯瞰-白山黑水黄土地迎回盛典。圆形地面——直径53米石雕不锈钢手工影雕壁画
2014年《祈盼》沈阳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广场主题雕塑
路盛章路五云周萍朱小枫蔡传庆(策划)
主山高5.3米圆形地面直径53米(象征1953年停战)
山体—黑、白、红花岗岩、汉白玉石雕,不锈钢镶嵌,手工影雕壁画;地面—黒、黄花岗岩镶嵌
灵感来自宏观的喜马拉雅山和微观深藏的钻石,以山形写山性,以山性寓英灵英灵如三条涌动的钻石形山脉屹立在中华黄土地上的白山黑水之间,守护着山下1953年的“和平万岁”纪念章和长明灯,象征中华民族英雄辈出,追求和平的精神代代相传。主峰上的白鸽与纪念章的和平鸽相呼应,强调和平是跨越时空的永恒主题,是英烈们对回归家园与世界和平的双重祈盼。山背面手工影雕历史照片“启程”、“决战”、“回归”,以激发观众对战争、和平、人性的思考。
祈盼雕塑模型 入选15年北京国际六届双年展
主创动画代表作
任艺术总监,美术风格设计:2005年《墙-献给母亲》(评委会特别奖,金鹰奖,中国动画成就奖,入全国美展,多次入选世界动画节展映,)、2005-06年奥运福娃、残奥福牛动画宣传片(金鹰奖、金猴奖,)、2019《鲲鹏》宣传片(金海豚奖)
动画片中坚持民族化现代化的风格探索
《墙-献给母亲》
本片呈现的是导演一段珍藏心底的儿时的记忆。一个逆反童龄爬墙追逐飞鸟的孩子攀附在高高的城墙上,上面是蓝天白云,还有欢乐的小鸟,然而他却再无前进之力,下面是宽厚朴实的大地,还有亲密的伙伴,然而他却不敢后退一步。幼小的身躯悬滞于空中,进退失据,只有在竦瑟的风中茫然等待,他所能做的只是将身体紧紧的贴近高大耸峙的城墙。最后在智慧母亲的引导下平安落地。城墙是母爱的化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城墙给我们以保护和依靠,也束缚着我们的精神与追求。当我们身处墙内,在无忧无虑的季节,却总是渴望如小鸟般翻飞于自由的天际。然而岁月流逝,不经意间,我们竟已身处墙外,募然回首,看到的却是母爱的逝去,是传统的消融,正如北京的老城墙一般,一去而不返。我们爬出城墙,品味到的,却是难言的怅惘与怀恋。
突破传统二维动画片以线造型的禁锢,探索性地运用色粉笔叠加各种肌理辅以计算机处理,模糊了线型幻化了回忆的时空,创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民族风。
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吉祥物动画宣传片片长3分17秒
总导演 路盛章 制片及执行导演田苗子贾否
艺术总监 美术风格设计 周萍路五云
制作主创团队:施屹陈海璐艾胜英胡大成音乐张亚东林海
该片是为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暨奥运吉祥物发布仪式”特别制作,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唯一的动画宣传片。本片主体形象以二维手绘动画为主、而本片所有场景设计均以剪纸的方式完成,创造性地将传统剪纸突破二维平面的禁锢,走向三维立体化,色彩光影化,辅以计算机动画技巧,从而使背景最大限度的与五个吉祥物融合在一起,使观众感受到耳目一新的现代中国气质。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路盛章教授,担任该片总导演及创意指导,他带领校内外有关专家、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50余人的创作团队,精诚团结,锐意求新,闭关奋战60天,圆满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动画短片。由于该片出色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风貌,从而在与世界著名动画公司迪斯尼的竞标中取胜,为中国动画界赢得了荣誉。
该片播出后,获得了奥委会领导、业内人士、媒体记者,乃至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获奖无数,成为2005到2006年中国动画界的一大亮点。
2019年鲲鹏宣传片(金海豚奖)
将传统龙凤形象创造性地重构,诞生出龙凤四目凤嘴的威猛鲲鹏形象,再与轰二零战斗机大胆结合,并使其三维化。以超现实的影视手法呈现在超巨型的环屏之上。
这“旋律的秘密”,就是装饰表现的旋律,中国的文化正是沿着这种“美丽精神”发展演变,历经数千年的辉煌以及迷失“美丽精神”的衰落……现代世界艺术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新的局面必将展开。“历史上向前一步的发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
《戏水》
《花仙子》
《一花一世界》
如果灵动的中国艺术是天女,那么深厚的西方艺术则是地子,天女向下汲取,地子向上攀升。天与地的爱情将诞生宇宙之子。他将秉承灵动、深厚、博爱、包容等大美的宇宙意识于一身,成为新世纪的象征。
《天马》
《双面佳人》
装饰美、自然美本无严格界限,艺术家都是游荡在宇宙间的天女和地子,作为天地间的一粟,不断地吸纳、充电,寻觅着心灵的碰撞,苍茫宇宙必有新世纪的星光闪烁,全人类的灵魂都在期盼他们的出现
《行云流水》
《秋风辞》
《同乐》
《迷墙》李可染先生总结一生的创作经验时说:学习传统,要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看来,从学习规律到忘记规律,最后超越规律,才能真正步入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林中夜宴图》
《骄如群帝参龙翔》
《伏羲驭日》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