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若雪乙已迎春展
从心
若雪/文
“从心之岁自由身”北宋曹勋的诗句,读到时便让我泪从眼中出,欢喜心上来。学画快二十年了第一次感觉到从破碎到重塑,无比彻底,无比清晰,无比安然。也让我印证了南宋李流谦那句“至理非口传,妙处从心得”,无论是我的生命、艺术、手中的笔,皆如是。
“从心”二字,简单易读,而我却苦苦寻求了三十多年。得之、我幸。
我出生在有“北楼观”之称的武功下雷村烧香台望仙宫边上。昔日老子曾于此演说大道,度人无数,这也是武功几千年来文脉道统传承有序,历代贤圣辈出,后稷、姜源,苏武、苏蕙等等。犹以姜源,苏蕙更是天下女德的表率,为天下女子所敬仰。
为何名“烧台”?又为何“望仙”?
烧香,去贪嗔痴三毒之秽,清洁自心,以使正念从心上起。
望仙,对大道的仰望,对光明的追寻,而第一步便是“从心”
我静坐在望仙宫山门的台阶上,耳边遥闻老子演道妙音: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我如何能知其根,心归于根,能返观内照,知此真常妙性,以见光明,也让我的笔下,无碍自由。所以在这个年尾,我要带着我的心,我的习作,回到家乡,做这个小小的汇报展。
“从心”始,“从新”始。
这里有我的童年,有我在数百年的紫藤树下嬉戏的身影;有吸吮紫藤花所得的甘甜之味;有无数对我有一饭之恩的乡亲;有留恋在那千年大殿的壁画并开启我绘画之路的灵光一现。都说那株紫藤是老子“紫气”的化现,我愿做那藤上的一花,香溢十方。准备这个小汇报展,一师者曰“望仙紫云开”。虽此时地冻天寒,但春风已不远,紫气自东来。我也将用我手中的笔,用一生去画那无边绚烂的世界,以不负从“根上”吸取的源源不断的力量。
正是胡仲弓那句“惟有桑田变陵谷,直从心地起楼台”。桑田陵谷,无非旧念新生,更觉所历种种苦难,皆是无边福田,只为从心起楼台。
认识望仙宫黄世诚道长也好多年,知道她二十出家,驻锡烧台今亦二十年,甘苦无言,然庙里一砖一瓦,一殿一楼的变化,都看在大家的眼里,她烧水,劈柴,上殿,礼拜,扫洒迎往,无一处不用心,总是那样欢喜、慈悲、朴实,无私,在黄道长的身上看到了“大道”的化现,这些年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一直想给庙上画张画,直到今年才发心,历三个月的时间恭绘“增福天尊”一桢,以表寸心。
绘画之路,人生之路,皆是在艰难中仰望,在欢喜中返观。诗云“不为身所累,且从心所安”。亦如放翁那句“人生乐处君知否?万事当从心所安”,即得如椽笔,何不任纵横。去经历古人所说的“始教及龉龀,成功从心年”。且从心,且从新。
生命与源头分不开,在下雷村成长,拿起画笔,也是受身边那么多优秀的长辈影响,雷涛,雷文贵,雷辉,雷载兴等等,都影响着我的心灵,开启我走出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念头,这个念头也支持我走过艰难困苦,走向内心。黄庭坚说“说法从心起,复以心庄严”。更加庆幸生我的地方,让我遇见。
一个小小的汇报“从心”,是对自己的一个鼓励。虽万险千难,庆幸仍未迷失,且能“从心”,说不出的感激。用鲁迅的一句诗,以表达我的心。
我亦无诗送归棹,
但从心底祝平安。
甲辰冬月十五于雪庐
开幕式现场
主持人大舟先生开场致辞
特邀嘉宾雷涛先生致辞
著名诗人沈奇致辞
西安美术学院侯利业教授致辞
后稷书院张海红女士致辞
嘉宾致辞
同学致辞
若雪致辞答谢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留念
观展现场
雷银银作品展示
《持莲观音》90cmx120cm2022年
《宫乐图》35cmx55cm2024年
《灵妙和顺》60cmx90cm2025年
《龙德在田》60cmx90cm2024年
《千手观音》90cmX97cm2024年
《水月观音》90cmx97cm2024年
《天心月圆》50cmX70cm 2023年
《杨柳观音》97cmx180cm2021年
《增幅财神》97cmx180cm2024年
雷银银,字若雪,1989年生,现居陕西西安。201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著名人物画家张小琴教授。
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中国画院画家。
主要从事工笔人物画创作与研究。
新年寄语:祥蛇纳福,新岁启封。愿诸君在乙已蛇年,祥光护体,好运盈门,万事胜意。
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现场摄影:金佳佳 陈阳 马明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