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艺术个案研究 |左杭林:“水墨晕染千年韵” | 2025
2025-03-19 13:16    网络
0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左杭林

  上海申江书画院院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云间画院画师、上海牡丹画院院士、上海美术家协会海墨会员、上海黄浦画院画师、入编《上海名家名典》、《当代海上山水百家》,出版书籍《山水画技法》、《怎样画牡丹》。

  “宅在家中,无人讲话,就画呀写呀,自然的山、水、花、草、鸟、禽都是我画笔下的良师益友。”这是左杭林老师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拿起笔书写、作画的时候,他的心灵似乎有了寄托和安放地,那一刻是最幸福的,也是离理想最近的时候。

  江南的山水宁静、平和,烟云秀丽,具有鲜明的特色——“可居、可游、可写”,以董源为代表的南派山水画家笔下的作品亦反映出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可写”的理想化精神家园。左杭林老师的山水画风就带有明显的南派山水风貌,用笔细致,参杂干笔皴擦、水墨晕染,苍润的披麻皴和错落的苔点,使画面婉约平和,浑然天成,正如左老师给人的外在感觉。

  左老师是有学养的、有趣味的、有生活经验的,有艺术技巧的,在他的画里都能有很好的体现。有些画家会故意制造一些惊世骇俗的动作来标榜自己,而左老师却极排斥,他曾说:“故意的追新求异、搬奇弄怪是不足取的。”他的作品是对生活的理解、经验的浓缩、艺术的积淀。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的乡火红年代,酷爱山水画的他被支内到徽州的一个工厂,一住就是十八年,皖南的青山,浮云,春雨,雪霁,瀑布,山庄一一走进他的画夹,从此黄山就成为他笔墨生涯的源泉。他创作了大量写生黄山图景,有很多注重精神描写与气韵的表达,兴会所作常常笔墨酣畅,气势夺人,可以说是他一生艺术实践与人生体验的自然结果。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草长鸢飞的季节,《一纸青山一船诗》墨线相融、春山春水温馨蕴藉,繁与简、实与虚、前与后的对比穿插,大大丰富了空间层次,呈现出春天的盛美之情。《接天莲叶无穷碧》墨色轻笼,笔势入骨、水墨氲透,如暖风拂面过,沁入心境,其实传统笔墨的本质是很美的。

  江南的山水虽有沟壑山峦,然始终无法脱离清新的格调。师从海派大家应野平、胡振郎,也造就了左杭林老师前期作品的秀丽与柔情。他无疑也是睿智的,拿起画笔走遍了大江南北,江南丘陵、丹霞,西北高原、戈壁、盆地,还有太行、蓬莱、漓江等都成为左杭林老师作品灵感来源,也彻底改变了他原有的画风,笔墨趋于厚重、凝练、旷逸、雄健,善以简约、拙秀的书法笔意刻画山石、树木、流泉、村居,兼用浓淡多变的墨色晕染、皴擦。增加物象的厚度和层次感,以块面代替点、线,局部留白、虚化,表现光照与色阶,敷色或浓重或雅澹,色墨相渗,韵致微妙,既得南派山水的秀润、清隽,又具北派山水的厚重、滋实,终臻人画俱老之纯青之境。

  “笔墨当随时代”,时代需要精品的创作理念,反复锤炼绘画语言,精勤探究表现形式,熔铸古今,强化个性。

  欣赏左杭林老师山水画时,如能在运笔、用墨、用色及用水上细加琢磨,收获会更大。作品提倡气势壮阔,一气呵成,充分发挥了水、墨、色在宣纸上只有第一次落笔时才可能产生的奇妙效果。水与墨的渗化作用,在整个创作进程中,不断变幻,妙契无痕。这里有阳光照耀下石崚、峰侧的强烈反光,有浓荫绿莎在山阴云露间的溟溟氛围,烟云舒卷,溪涧湍急,静者坚凝,动者流盼,浑沌一片天然画图。当代海派山水画一派葱俊,画家左杭林老师是其中一道风景。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艺术个案研究 | 朱成:“形色意象” | 2025
艺术个案研究 |左杭林:“水墨晕染千年韵” | 2025
又一位被艺术之神亲吻过的画家郭新民| 2025
艺术个案研究 | 刘卫东:“虚拟之花的东方之美”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