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岁朝华章》——李兴无作品迎春邀请展 | 2025
2025-04-14 15:43    网络
0

  前言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在历史的长河中,华章是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是文明演进的激昂鼓点。从古老华夏的甲骨文开篇,一字一句,记录着王朝的兴衰、先民的智慧,开启了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序章,那是人类思想启蒙的璀璨华章。在时代的浪潮中,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基石。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深度变革的伟大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互交融碰撞,催生出无限的艺术活力与创新可能。值此新旧交替、万象更新之际,《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迎春邀请展应时而生。

  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杰出艺术家的心血之作,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描绘时代风貌,传承文化脉络,奏响新年的艺术序曲。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也寄托着对新岁的美好期许。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艺术盛宴,在岁朝的华章里,感受艺术的温度与力量,领略时代赋予艺术的全新内涵。《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迎春邀请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它为艺术家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感受艺术魅力、领略时代精神的窗口。这个春天让我们相约,在艺术的海洋中,共赏岁朝华章,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李兴无,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高等教育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

  李兴无先生本硕博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曾师从建筑大师暨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教授和卢济威教授,以江南水乡的空间结构为其研究对象。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柏林工业大学和斯特加特大学访问学者。

  作品入选《建筑美术家作品集》和《同济大学百年瑞庆书画集》;《速写训练在建筑学专业教育中的反思与调整》发表在《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个人书画专著《笔墨与空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画作《云无心·山水自闲》被墅家·墨娑/西冲院收藏;个人绘画与书法专辑《中国当代艺术家系列画集﹒第三辑﹒当代水墨/李兴无》《中国当代艺术家系列画集﹒第三辑﹒当代书法/李兴无》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合著《王秋野独自倚楼》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联合时报刊文介绍其绘画艺术:《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李兴无山水画的笔墨与自然交融》。

  作为一名学院内的建筑师,同时自幼研习书法,十几年前李兴无的抽象水墨创作似乎是横空出世,细思却绝不偶然。他创作了一系列自成一格的山水叙事,体现了一种天然朴素的恣意发生姿态。

  李兴无一直对东方文化中世间万物转瞬即逝的本质概念有着清醒的体悟,而艺术化的山水正是他消弥这份无常的镜像写意。疫情三年,他独对北窗,把人类情绪中的欲望、悲伤、希冀和脆弱等逐一沉淀,用笔墨独步“山外”,一窥更大的“山”。他画中山水的主题的反复表现,旨在超越具像化的人类的内在困境,视觉化地呈现禁锢与张扬、外困而内展的精神界的无限可能。

  李兴无的作品简素空灵且大器厚重,可以窥见艺术家的心志性灵。他的画展从《见山》到《非山非水》,直至今次展览《山外.山》,此间外部的世界纷繁失据,在他则何须在意山重水长,总有一方玄雅天地自足于他。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艺术个案研究|李智明:“传承与创新"|2025
《岁朝华章》——李兴无作品迎春邀请展 | 2025
艺术个案研究 | 黄根裕:“铁线绘浮生” | 2025
艺术个案研究 |崔金娥:“工笔韵花翎” | 2025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