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顶部通栏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艺术报 > 书画 > 正文
《岁朝华章》—— 王春强 · 作品迎春邀请展 | 2025
2025-04-15 18:22    网络
0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在历史的长河中,华章是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是文明演进的激昂鼓点。从古老华夏的甲骨文开篇,一字一句,记录着王朝的兴衰、先民的智慧,开启了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序章,那是人类思想启蒙的璀璨华章。

  在时代的浪潮中,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基石。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深度变革的伟大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互交融碰撞,催生出无限的艺术活力与创新可能。

  值此新旧交替、万象更新之际,《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迎春邀请展应时而生。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杰出艺术家的心血之作,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描绘时代风貌,传承文化脉络,奏响新年的艺术序曲。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也寄托着对新岁的美好期许。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艺术盛宴,在岁朝的华章里,感受艺术的温度与力量,领略时代赋予艺术的全新内涵。

  《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迎春邀请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它为艺术家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感受艺术魅力、领略时代精神的窗口。这个春天让我们相约,在艺术的海洋中,共赏岁朝华章,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王春强,1978年生于桐乡,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就职于桐乡市凤鸣天女中心小学,美术高级教师。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员、嘉兴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嘉兴美术馆创作员、桐乡市侨韵书画社秘书长。

  主要作品入展情况:

  2017年6月作品《古运新风》入选“剿灭劣五类水”浙江省美术作品展。(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2021年6月作品《马鸣晨曲》入选“乡村振兴、童话云和”浙江省美术作品展。(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2022年8月作品《清秋一色》入选 “子恺故里 风雅桐乡”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22年9月作品《古镇暮雨》入选“中国道路 美好生活”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24年9月作品《渔舟唱晚》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长三角书画作品邀请展。

  2024年10月作品《古镇龙舟赛》入选全省美术作品展嘉兴赛区“嘉兴美术40年美术作品展”(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主要举办画展情况:

  1、2017年11月在桐乡博物馆举办”天路上的眺望”太行山写生作品展。

  2、2018年10月在嘉兴画院举办“戊戌雁荡山写生”作品展。

  3、2023年12月在嘉兴文化馆举办“新时代嘉禾新胜景”作品展。

  4、204年7月在嘉兴美术馆举办“水墨江南.三人行”写生作品展。

  5、2024年8月在海盐县李子侯美术馆举办“水墨江南”写生作品展。

  ”画“说写生与创作

  文/王春强

  写生是创作的养料和素材,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见得多识得广才能创作出胸有成竹的作品,气韵生动就是写生生动性的体现。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写生的人,二十多年来,每年寒暑假或者周末节假日,都会约上好友一起出去写生。以前一直就以为写生就是对着实物把物象表现出来就可以了,认为写生仅仅是为了创作积累素材。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期间也翻阅了不少古人的画论,发现写生并不是为了写生而写生,其实古人已经为我们总结了很多写生的理论和方法。

  短墙半露石榴红138x68cm中国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张彦远提出来的著名观点。他认为画画应以自然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但不是再现生活与自然,应该通过艺术加工,将艺术形象尽其善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写生过程中虽然应该尊重客观对象,但不可以是纯粹的写实,中国画的写生应该是提炼,是意象,是组合的过程,呈现的作品应该反应的是一种面貌,一种精神,一种一眼就可以认知的地域特色。董源长居江南,故得“淡抹青岚成一体”之评;李成隐籍营邱,尽得苍茫勃郁之气势;范宽足履华原,所作溪山显示出造化之雄奇伟丽;倪瓒舟迹太湖,一派阔远峻拔散淡之逸趣……这些大师或名家都热爱生活与自然,关注生活与自然,在自己生活多年的区域中,在自己寻常习见的生活中,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在创作中能将这种感受和对自然物象的观察体悟准确地表达出来,从中也可以表现出个人的艺术倾向、艺术追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这些个体的体验与感受融入到创作中,体现在作品中,慢慢地积淀成有着独特面貌的作品。

  古镇暮雨195xx240cm(入选国展)

  当然古人的总结的理论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在实际创作中又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创作一些大作品,一下子很难把握画面的整体。这时候创作小稿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画小稿的过程当中,既可以将写生当中积累的素材进行运用,又可以结合自己的内心创造,所以既有主观又有客观,也可以自由地创造一个自己认为完美的世界,达到古人所讲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效果。同时,创作小稿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尝试不同类型的构图方式以及不同的色彩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作小稿可以不断尝试和调整画面的不一样的色调,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的调子作为画面的主色调。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断写生,不断地创作必将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貌,也必将会地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造诣。

  浙西农家120x200cm 中国画

  酒香四溢茅台镇68x138cm中国画

  临海揽胜图200x240cm中国画

  清秋一色150X220cm中国画 (入选国展)

  山掩谁家绿树中68x138cm中国画

  石门水岸写生36x45cm中国画

  田家绿树村边合138x68cm中国画

  万壑树声满 196X98cm中国画

  修缮中的濮院古镇150x200cm中国画

  雁荡胜景 120x200cm中国画

  野田寒露时120x180cm中国画

  泽随古村落写生 36x45cm中国画

  泽随古村落写生36x45cm中国画

  震泽慈云寺36x45cm中国画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发送邮箱:918825737@qq.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标签
朱宝光从艺六十五周年: 马韵传薪火、翰墨写春秋
《岁朝华章》—— 王春强 · 作品迎春邀请展 | 2025
艺术个案研究 | 周继连:“水墨凝魂”
艺术个案研究 |葛云池:“笔绘山川气魄”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yishubao.net.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报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918825737@qq.com  -  合作QQ: 336787430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