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光从艺六十五周年: 马韵传薪火、翰墨写春秋
六十五载梨园耕耘,一甲子余赤诚追艺。
著名京剧马派老生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朱宝光先生,自1960年踏入天津市戏曲学校至今,以初心铸就艺术人生,以匠心传承国粹精魂。
他师承名家,博采众长——拜京剧大师马连良亲传弟子王和霖研习马派艺术,得杨宝忠、迟金声等前辈真传;又师从书法大家爱新觉罗·启骧先生研墨修身。舞台上,他以清秀扮相、浑厚嗓音、潇洒身段,塑造了《四进士》《借东风》《鉴真大师》等百余经典角色,更在现代戏中刻画出李玉和、杨子荣等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舞台外,他以笔墨写意,以德行立身,践行"艺精德馨"的初心使命。
从军旅舞台到国际交流,从传统经典到艺术创新,他屡获殊荣: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奖章……更以慈善大使、公德明星之姿,将艺术情怀融入社会担当。
六十五周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谨以此链接致敬朱宝光先生——
一位用生命诠释京剧魂的艺术家,
一位以德艺双馨照亮时代的文化使者。
朱宝光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
全国第八届文代会代表、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专业表演主任委员、
石景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形象大使、
石景山区文联专业艺术顾问、
石景山区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石景山区慈善协会副会长形象大使、
中国长城书画协会理事、
中国公共关系学会会员、
石景山书协会员、
先后拜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和霖、
爱新觉罗·启骧先生门下为师。
简介:朱宝光,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1970年入伍,先后任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副团长、文工团副团长,技术4级,大校军衔,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马派老生,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主要演员。2014年10月18日拜师中国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先生习研书法。
朱宝光曾受教于杨宝忠、陆树元、肖英鸿、迟金声、张荣善、杜元田、罗喜禄等。1984年拜马连良先生弟子王和霖为师,从事马派艺术的继承和研究。他艺术功底扎实,舞台扮相清秀,嗓音浑厚圆润,身段潇洒,表演细腻而富于激情。多年的舞台实践塑造了一百多个不同性格、不同年代的传统和现代人物形象,在戏曲爱好者中有广泛影响和较高知名度。他主演过《四进士》《青风亭》《托兆》《碰碑》《审头刺汤》《焚绵山》《法门寺》《借东风》《打渔杀家》《三娘教子》《辕门斩子》《黄金台》《武家坡》《桑园会》《黄鹤楼》《鉴真大师》等传统和新编历史剧,在现代戏中曾扮演过李玉和、洪常青、方大来、少剑波、杨子荣、马洪亮、阿坚伯、刁德一等100多个舞台艺术形象,为探索马派艺术作了不懈努力。他曾随同中国京剧艺术家代表团和北京琴唱艺术团赴日本、澳门、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并获得好评,为传承和弘扬国粹艺术作出了贡献。
朱宝光在全军文艺汇演中曾获一等奖,在全国京剧电视大奖赛中获表演奖,获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三届中国京剧节二等奖,两次举办个人专场获得好评。连续多年在央视《今日头牌》《跟我学》《空中剧院》《名家名段》《快乐戏园》,《过把瘾》等栏目及全国大赛中担任嘉宾和评委。中央、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台湾等省市的电台、电视台多次播放他的专题介绍和演出实况。《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风云人物》、《中国戏剧》、《戏剧电影报》、《中国京剧》、《光明日报》、《中国文艺报》、《天津日报》、《台湾申报》等30多家报刊杂志登过他的专题评论及刊头剧照。中国唱片社等多家单位出版他演唱的个人专辑录像带、VCD光盘和录音磁带《朱宝光马派唱腔选》、《朱宝光唱腔选》、《名段欣赏》等。1992年12月24日在京举办朱宝光演出专场获得好评。
1992年老一代革命家宋任穷同志为他题写了“艺精德馨”四字。朱宝光多年来坚持德艺双馨的标准,他一九七九年以来连续十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六次受到北京军区政治部的通报表彰,出席过军区党代会和军代会以及军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多次获嘉奖。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助人为乐好市民称号,是北京市第一批被授予首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奖章获得者。是北京军区政治部通报表彰的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全国共建先进个人、北京市拥政爱民先进个人等荣誉。他是北京石景山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石景山区慈善协会慈善大使,石景山区公德明星等。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名人大辞典》《世界优秀人才大典》《当代青年名人辞典》《中华人物辞海》《中华人物大典》《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和《中国人物志》《中国专家学者辞典》及《中国戏剧家大辞典》。
一把宝折扇难忘恩师情
2020年是难忘的一年,对于京剧马派老生名家朱宝光来说,更是他从艺六十周年,参军入党五十周年,值得大书庆贺之年。
星移斗转, 岁月蹉跎。朱宝光蓦然回首一个甲子年前,他小学毕业闹着玩儿似的陪小伙伴去报考天津戏校,未曾想祖师爷竞赏给了他这个铁路工人的儿子, 从此走上吃京剧戏饭的人生之路。
天道酬勤,朱宝光在戏校里赶到好时候,开蒙学戏的奶师有陆树元、肖英鸿、张荣善,出校后还曾得到杜元田、迟金声、马崇仁、罗喜禄等名家的指教。每位都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学过、演过、有着丰富的舞台艺术经验。朱宝光性格忠厚实诚,尊师敬长,肯吃大苦, 又天资聪慧,经戏校众多先生的严格训练、精心栽培,为其今后从艺打下了‘四功五法’坚实的基袦。
朱宝光饰蔺相如
朱宝光在半个多世纪的京剧舞台上,光彩演绎了传统戏和现代戏100多个角色。他牢记师父‘戏比天大’的祖训,无论扮演主角或配演,均一丝不苟作戏,台风大方稳健,颇受戏迷观众喜爱,台上台下极有台缘更有人缘。
朱宝光具有天生京剧老生的扮相,又有一副高而不燥、低而不塌、宽而浑厚、拖而不散得天独厚的好嗓子,演唱韵腔很有马派味儿,令票友观众听得过癃。
1984年,朱宝光拜马连良先生的亲传弟子、马派名家王和霖为师,这成了他从艺道路上,潜心专工马派老生的极其光亮之节点。1989年,朱宝光将师父王和霖和师娘李蓉芳二老,接到八大处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家中,诚心学艺、秉忠尽孝服侍近十年。
就这样,在朱宝光陪伴师父王和霖先生的日子里,不断领悟到了马派艺术的神韵真谛,使他在舞台上被冠以‘马派再传弟子’殊荣,已被广大戏迷票友观众的普遍认可。更令朱宝光此生无比振奋和自豪的,就是得到恩师赠送给他的无价之宝 一把师爷马连良先生题写的折扇!
朱宝光饰乔玄
去年金秋,笔者应邀来到京城西郊朱宝光家,终于见到有马连良先生亲手宝墨的这把遗物折扇。见物思人,朱宝光首先讲起了其恩师王和霖先生获扇的往事。京剧名家、马派亲传弟子王和霖先生(1920----1999)自1934年12月与王金璐拜马连良先生为师,追隨恩师传承马派老生艺术半个多世纪,在一生演艺生涯中,王和霖先后曾受戏曲教育家焦菊隐栽培和京剧名家杨宝忠、高庆奎、程砚秋等提携,艺技大增;尤其拜在马先生门下后,得恩师拨点倍爱有加,更如旭日东升响誉菊坛。1935年,中华戏校排演了《群英会借东风》,王和霖在戏中前鲁肃、后孔明,全按马先生路子,一段“借风”唱得满腔满调,自此,“小马连良”便享誉菊坛。出科后,王和霖曾独挑班“麟鸣社”,相继与陈丽芳、白玉薇、侯喜瑞、裘盛戎、丁连泉、萧长华、言慧珠等合作。在上世纪40年代,王和霖擅演众多马派戏,红极一时响誉菊坛。建国前夕他又参军入伍,加入西南军区平剧院。1955年,回到北京调入中国京剧院四团。1956年9月,王和霖举家七囗进宁夏,参与创建“宁夏回族自治区京剧团”,数十年呕心沥血,为宁夏京剧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1989年王和霖先生退休回京, 尽管有亲友, 但为尽力向弟子传授马派艺术, 便高兴多时愿住在朱宝光家中, 直至1999年3月22日仙逝。朱宝光先为恩师王和霖先生送终,2008年师娘不幸病逝,都是他亲自主持与亲友操办的后事,先后将二老安葬在北京天慈公墓。朱宝光这种孝敬恩师的美德,观当代梨园界实在少有,使其广传为佳话。
朱宝光饰谭钟麟
朱宝光曾听恩师生前讲过获扇之事:14岁的王和霖自拜在马氏门下, 便得到马连良先生慈父良师的非常关爱。1937年,王和霖在一次向马先生学戏后,便拿出一把折扇请老师赏字,马先生欣然动笔,用朱砂在扇面上一气呵成题写“司马温公尝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26个大字(此句出自 <<宋史>>卷336--司马光列传)。每两字一行,落款为: 丁丑荷月, 为和霖仁弟雅正. 温如马连良;最后下角记有 “马连良”一方朱红印章。扇面为发尖蓝矾纸(即在蓝矾纸中掺入头发丝,使其质地坚固),背面为绢制;扇子骨呈凤尾竹本色,长320mm,宽20mm,整扇面展距500mm。此扇色彩典雅古色古香浑然一体。 马连良先生以司马光之言正身始终, 也望弟子精心求艺、谦虚做人之情跃于扇上。
朱宝光饰朱棣
王和霖先生一生,历经无数风雨苦难,尤其在“文革”中, 他被关进“牛棚”, 备受摧残, 家产几乎荡尽, 可这把扇子用命保护下来 ,珍藏62年。于1999年3月26日,由师娘李蓉芳(1929-----2008)遵照王和霖先生生前遗嘱,当着众亲友、弟子们的面,将此扇赠传于朱宝光手中。
朱宝光在接扇之前,並不知恩师有此意愿,所以一提起当时情景仍激动万分。回想自1979年与王和霖恩师相识,1984年12月赴宁夏拜师,尤其是陪伴恩师师娘二老最后的十年,朝夕相伴,亲如父子。在师徒相濡以沫的日子里,恩师倾心相教,宝光竭力求学,收获颇丰;继承挖掘已失传的许多戏,如 《哭刘表》、《祭泸江》、《雍良关》、《九更天》、《挡亮》、《龙虎斗》、《渭水河》、《火烧博望坡》、《黄金台》等,为京剧马派老生艺术之传承增光添彩。更令人敬仰的是京剧前辈爱徒如子,弟子尊师如父的梨园情,在马连良----王和霖----朱宝光三代京剧人身上,得到弘扬光大,不忘初心,传承尊师敬长梨园界之戏德,更有现实意义。
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廖振刚2021年2月19日
朱宝光饰郑叔则
朱宝光饰林冲
朱宝光饰刘伯温
朱宝光饰林冲
朱宝光饰方大来
朱宝光饰诸葛亮
朱宝光饰李玉和
朱宝光饰介子推
书法作品赏析
责任编辑:wuchengli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