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在历史的长河中,华章是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是文明演进的激昂鼓点。从古老华夏的甲骨文开篇,一字一句,记录着王朝的兴衰、先民的智慧,开启了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序章,那是人类思想启蒙的璀璨华章。
在时代的浪潮中,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基石。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深度变革的伟大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互交融碰撞,催生出无限的艺术活力与创新可能。
值此新旧交替、万象更新之际,《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应时而生。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杰出艺术家的心血之作,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描绘时代风貌,传承文化脉络,奏响新年的艺术序曲。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也寄托着对新岁的美好期许。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艺术盛宴,在岁朝的华章里,感受艺术的温度与力量,领略时代赋予艺术的全新内涵。
《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它为艺术家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感受艺术魅力、领略时代精神的窗口。这个春天让我们相约,在艺术的海洋中,共赏岁朝华章,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曹 刚: 1974年生于黑龙江。先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
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参展及获奖:
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十四届全国美展;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庆祝建党百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
“红船颂”庆祝建党百年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第一、第二届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
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
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
“精神.图式——首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
“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
“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画作品展;
“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
“回望海平线”特别展、历届上海大展;
2013年获上海师大艺术硕士“优秀毕业生”称号,获国家奖学金;
“2013年全国油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4年获上海市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
2009年应中国油画学会邀请参加“两岸画家画两岸”大型艺术写生活动,赴台湾艺术交流 。
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大都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四行仓库博物馆、贵州省美术馆等机构及私人收藏。
在当代油画领域,曹刚是一位兼具学院派严谨与人文关怀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实践扎根于中国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的土壤中,以油画为媒介,在写实与写意、宏大叙事与个体感悟之间构建起独特的视觉语言。这种创作方法论的形成,正如艺术家自述:"我钟情于写生。直面对象在画布上涂抹让我内心充满快感!"这种对现场感知的执着追求,成为贯穿其艺术生涯的精神线索。
《晨妆》
曹刚
130cm×100cm
布面油画
2022年
《小Z》
曹刚
100cm×70cm
布面油画 2025年
曹刚的艺术履历始终与时代共振。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到"建党百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他反复叩问历史纵深处的精神密码。在《四行仓库保卫战》、《圣火相传》等作品中,他突破了传统历史画的程式化表达,通过场景的戏剧性铺陈与光影的情绪化处理,将革命叙事转化为具有当代审美特质的视觉史诗。他把这种创作过程与写生经验有机融合,戏称为"巷战"般的体验:"短兵相接,来不得闲庭信步,细心玩味儿,只好短刀长枪能用即用,有效即可。"这种充满张力的创作状态,使得画面既有纪念碑式的庄重,又不失人性温度的细节捕捉。
《侧光》
曹刚
130cm×1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绿水晶杯》
曹刚
130cm×10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生于黑土地,学成于沪上,曹刚的艺术基因中始终涌动着对地域文化的深度开掘。"多彩贵州""江南人文"等系列创作,呈现出他对文化地理学的敏锐感知。在《晨妆》、《都市变奏曲》等系列作品中,他将水墨的氤氲质感融入油彩的厚重肌理,用刮刀堆砌的笔触演绎江南水乡的朦胧诗意。这种跨媒介的语言实验,印证了他对艺术本质的理解:"画家还是应该回到'感觉'上来!要紧的是让自己'松'下来,全身细胞张开变成敏锐的触角。"这种创作理念使他的画面中的斑驳墙体与蜿蜒水道,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再现,更成为文化记忆的载体。
《扮作乐手的格鲁吉亚人》
曹刚
100cm×8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哈萨克斯坦吉他手》
曹刚
70cm×45cm
布面油画 2020年
作为"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的参展常客,曹刚在技法层面实现了西方油画材料与中国美学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在《迷失之城》系列作品中,他弱化形体边界的确定性,以松动灵动的笔触捕捉瞬间的光色震颤。这种"形散神聚"的表现手法,与其强调的"原生、直觉、恍惚"的创作状态相呼应:"没什么理由,就那么电光石火一瞬间、一个感觉。"这种将印象派对自然的观察方式与文人画写意趣味熔于一炉的实践,在《秘境》《失乐园》等作品中发展为更具哲学意味的图式。
《高冷的俄罗斯女子》
曹刚
60cm×8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贵哥》
曹刚
60cm×80cm
纸本色粉 2022年
作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曹刚将"面向自然"的创作理念注入教学实践。带领学生深入自然与城市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观察探索,他常强调:"生活是源头活水,滋润灵魂,艺术家唯有以敬畏之心虔诚感受,才能体验这份馈赠。"这种将课堂延伸至社会现场的育人理念,与其作品中始终如一的现实关怀形成互文。他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创作实践,指导学生捕捉自然与都市瞬息万变的光影:"就像猎豹守候羚羊,需屏息凝神全神贯注,所有感官悉数打开……"多位学生作品入选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专业大展。
《惠安女之一》
曹刚
60cm×8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冷峻的青年》
曹刚
60cm×8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对于艺术创作中"技"与"艺"的关系,曹刚有着辩证的认知:"平时理性思考和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是每位画家的必修课,枪支弹药精良充足了,战场上的哑火臭弹就会少些。"这种对技艺的锤炼,支撑着他在《精神与品格》等作品中解构具象元素为色块交响,却仍保持着物象的本质特征。正如他所言:"'技术并非艺术',但'技'与'艺'是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
《留学生之一》
曹刚
60cm×8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留学生之四》
曹刚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民国气氛》
曹刚
60cm×8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在艺术市场与历史叙事的双重语境下,曹刚的创作保持着难得的定力。那些斑驳色层下沉淀的不仅是技术探索,更是一个时代观察者对文化身份的持续叩问。当我们在中华艺术宫驻足于他的作品前,既能感受到历史时刻的定格,又能触摸到艺术家"拿起笔对着生机勃勃的生活先画起来再说"的创作激情。这种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动态平衡,正如其自述中描绘的创作状态:"边画边琢磨,乐在其中",最终成就了曹刚艺术最动人的精神图式——用油彩书写的文化自觉宣言,在集体记忆与个体表达的张力间,迸发出真实的力量。
责任编辑:罗明忠